“嫁”给地铁 |
(上接第1版)随后几个月,她与同事们反复测试电路板,寻找“数据指标”,终于攻克技术难点。监视器的成本,因此降低了三分之二。 近几年,严婵琳一直忙碌在地铁运营公司的“数字前线”——对地铁1号线、2号线和3号线1期实施远程图像监控,对地铁1号线实施闭路电视改造,4号线通信系统施工,3号线全线“一票通”,建立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协调与应急中心……有人形容,严婵琳就像是一根针,无论技术上遇到什么难题,她都能顺利穿越。 当“司令”还当“政委” “过了这么多年,我们还是叫她‘小严’,她既能当‘司令’,又能当‘政委’。”在地铁运营公司,谈到风风火火严婵琳,同事们印象深刻的,还有她柔情似水的一面。 严婵琳刚进车间工作时,不少“老法师”瞧不上这个姑娘家。“她有什么本事,能当领导?”面对这样的议论,严婵琳并不在意。除了以身作则,她还注意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逢年过节,写贺卡给员工家属。同事间相处不愉快,她不会避开,而是积极介入化解矛盾。严婵琳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进行家访。当一名在车间里不合群的小伙子打开房门看到严婵琳时,呆住了…… 工作上的事情要管,职工生活上的事情也要管。车间里有一人家中闹矛盾,夫妻俩不断吵架。严婵琳知道后积极与家属沟通,有时一通电话就是一个小时,说得口干舌燥,挂上电话一口气能喝掉三大杯水。最后,夫妻俩言归于好,一起上门感谢严婵琳。 严婵琳自己是一名优秀党员,她还能“辐射”一个群体。这样的管理能力,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时间长了,同事们竖起大拇指:“这个女人不简单。” 对家人心存愧疚 在家中,严婵琳每次见到孩子咧开嘴笑,心里都会掠过一丝愧疚。“孩子以前一直对我说门牙疼。我以为这是换牙的正常反应。直到去医院检查,才发现门牙已经长得有些歪了……”孩子门牙上那一道歪痕,成了严婵琳心中的痛。 严婵琳的丈夫也是地铁系统职工,负责地铁4号线建设时,不幸出了车祸。严婵琳踏进病房的一瞬间,还下意识左顾右盼寻找——她不敢相信,那个脸上缝了十几针、右腿骨折、头部肿胀的病人,就是熟悉的丈夫。 严婵琳落泪了,泪中有自责。但流泪之后,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她一边照顾丈夫,一边深化设计稿,在痛苦的煎熬中,完成了预定的任务。 2004年,1号线北延伸开通在即。严婵琳在验收现场突然接到电话——母亲颈椎病发了。听到消息后,严婵琳心乱如麻,最终她坚持留在了现场。晚上回家时,母亲的脸和四肢抽搐,话都说不出来了。送到医院,医生连声责怪:“怎么这么晚才送来!”还是母亲拉拉医生的手,用微弱的声音说:“孩子忙的,是国家的事情。” 如今,身为地铁运营公司通号分公司总工程师,严婵琳更忙了。她答应儿子出去郊游一次,答应“多陪陪”病床上的母亲,但这一切,都还没能做到。“再等等吧,”严婵琳说,“等上海地铁基本网络建成后,我们一家一起去坐地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