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来信来论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 万象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19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1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 培训资讯
 第B23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移民沙龙
 第B27版:求职· 移民指南
 第B28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29版:求职· 移民动态
 第B30版:求职· 留学扫瞄
 第B31版:求职· 留学参谋
 第B3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33版:求职周刊
 第B34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B35版:求职·广告
 第B36版:求职·外语培训
 第B37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38版:求职·留学培训
 第B39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40版:求职·教育培训
    
2007年7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2次政府协调为何制止不住违法施工?

熊聪茹 贺占军


    乌鲁木齐市一企业近日擅自开挖地下电力设施,造成330户居民和几十家商户在停电的高温天气中苦苦“煎熬”了整整16天,并险些波及10万户居民的正常用电。此间,乌鲁木齐市有关部门曾12次出面协调,要求该企业停工以修补电力设施,但施工方置之不理。在经过第13次协调后,才于6月26日恢复供电。人们在为这家企业的“牛气”感到不解的同时,也不由得质疑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与执行力:12次协调为什么还制止不了违法施工?

  姑且不去深究这家企业何以如此“牛气”,可政府部门多次协调未果,却让人们对政府的公信力与执行力产生了怀疑。毕竟,老百姓在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最先想到、最能依赖的还是政府。难怪一些居民面对前来视察的干部发出这样的抱怨:“现在政府说话咋没人听呢?”

  老百姓的抱怨可谓一针见血。时下,全国各地城市建设中侵害群众利益的事件频频出现。一些企业在城市建设中屡屡与民争利,普通群众只能诉求于政府。奇怪的是,一些政府部门却对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瞻前顾后,不能及时制止违法违规行为。结果,伤害了百姓利益,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在工程建设与维护群众利益之间,政府理应坚定地选择后者。政府在处理类似企业与民争利事件中,应勇于出手,更要果断出手。以乌鲁木齐停电事件为例,政府既然已认定企业违法施工,就应及时制止,必要时应采取强制行政措施,但遗憾的是,16天高温天气中,居民没有看到这一幕。

  执行力是政府执政能力的体现,也是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保证。但愿乌鲁木齐停电事件能使政府部门举一反三,堵塞漏洞,重建政府执行力与公信力。  

  新华社记者 熊聪茹 贺占军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30日电)

  评论 070701114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