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视力异常 王富彬 |
有些司机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视力非常正常,可在阴天尤其是夜间开车时却感到视物困难,到医院检查又看不出毛病,因而常常引发交通问题。近年的研究发现,这是一种“夜视力”异常。 我们现在使用的视力表,实际只能反映眼睛在百分之百对比度条件下,对最小目标的分辨能力,但不能表达视觉的整体功能。举个例子,假如有两个人,用白纸黑字的视力表检查时,他们的视力相同;当换用灰纸黑字视力表检查时,视力可能就不一样了。阴天或夜间的对比度和晴朗的白天有很大不同,因此白天的视力并不能完全代表夜间的视力。一些国家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几年前,国内也曾有一些眼科专家提出了这个问题,但并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这涉及医学上视觉对比敏感度的问题。人眼的视觉系统是由许多独立的神经通道组成的,每一个通道只能对特定的、很窄范围的空间频率作出反应,并且敏感性的范围大小也是相对固定的。现在医院使用的视力表检查,仅是对其中一个通道、主要是视网膜黄斑功能的检测。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外界物体,是有不同的对比度和空间频率的。因此,严格地说,“视力正常”只能说明黄斑功能正常,但不能反映整个视网膜对低对比度物体的分辨能力。 拿白内障来说,早期时晶状体的混浊是不均匀的,患者可以通过缝隙看清物体,甚至中心视力可能相当好,但周边视网膜却受到了影响。当患者夜间开车受到光线干扰时,眼内的散射光会形成较强的光幕,叠加到视网膜上,出现视物模糊。长期以来,我们对国外有些人视力很好时就接受白内障手术很不理解,国内目前的普遍认识是当视力明显障碍时才进行手术治疗。这是因为我们一直把中心视力作为白内障的手术评价指标,对于不开车的人也许可以,但对开车的特殊人群就不一定合适。在私家车越来越多的今天,这个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产生夜视力异常的原因还有很多,如青光眼、高度近视眼、眼底病等。诊断这种夜视力异常,常规的视力检查无能为力。目前有一项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叫做对比敏感度测定,每次检查只需要几分钟时间,费用也很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