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听交响乐 季 辉 |
那天,朋友送了我一张“上海弦乐四重奏”的门票,地点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香港大会堂坐落在中环,是首座为本港市民而建的多用途文化中心。它于1962年3月启用,迄今有超过一万个本港和海外优秀艺术团体在这里献艺。目前,它是香港最好的文化演出场所之一。这次演出的乐队源自上海,4位杰出的弦乐演奏家已经合作了20多年,并且经常在世界各地顶尖的舞台上演出。这次能在香港听到来自故乡的音乐大师的演奏,令我备感亲切。 当晚,4位音乐家分别演奏了贝多芬、巴赫和德沃夏克的3部作品。他们用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编织了一个音乐的梦幻世界。时而轻快时而舒缓的旋律,把听众带到了作曲家创设的意境之中。整场演出是一场音乐与心灵的对话,旋律与想象的交汇,灵感与激情的撞击。4位音乐家精湛的表演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中外听众。在4个规定表演曲目结束之后,现场的观众对他们3次报以热烈的掌声。在观众们的掌声要求下,音乐家又加演了《斗牛士的祈祷》《庆丰收》等曲目。 从香港观众热烈而又持久的掌声中,我感受到香港观众对交响乐的热爱以及对艺术家的尊重。这里,无论是中国的观众还是外国的观众都着正式的西服出席,有些女士还特意穿着晚礼服。在演出结束后,香港的观众自发地用3次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要求几位音乐家再次献艺。没有一句语言的表达,所有的交流都是通过掌声和音乐来传递的。香港的观众不仅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同时也深谙国际音乐会的欣赏规则。 这场精彩的演出让我对香港观众的文化素养和香港的文化氛围有了新的认识。香港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际性都市,但这里的人们不是只关心金融贸易,而忽视了文化和艺术。 在香港大会堂的节目表上,我看到这里几乎天天都有演出,而且种类繁多,精彩纷呈。在这里,你不仅能欣赏到交响乐,同时还能欣赏到芭蕾、话剧、粤剧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在这里演出的不仅有世界顶尖的音乐大师,也有流行音乐歌手,甚至还有非专业的民间艺术团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香港的消费水平普遍比上海高一些,但这里的演出票价却大都在100元至400元左右,有的只有七八十元,甚至还有不少免费演出,而且老人和全日制的学生还可以享受半价的优惠。这和我们的一些剧场、剧院动辄几百甚至上千元的票价比较起来,这里的演出显然并非“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相反却呈现出“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胜景。 香港大会堂的经营方式是亲民化的。毕竟,艺术不应该是橱窗里的摆设。相反,她应该也可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香港大会堂的演出,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和诸多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