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来信来论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 万象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19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1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 培训资讯
 第B23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移民沙龙
 第B27版:求职· 移民指南
 第B28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29版:求职· 移民动态
 第B30版:求职· 留学扫瞄
 第B31版:求职· 留学参谋
 第B3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33版:求职周刊
 第B34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B35版:求职·广告
 第B36版:求职·外语培训
 第B37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38版:求职·留学培训
 第B39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40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05版: 星期天夜光杯· 万象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7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盲人画家阿曼甘

吴伯良


  ◆ 吴伯良

  你见过先天性盲人画画吗?

  很多人或许都会说:“你这是大白天说梦话,盲人看不见怎么画画呢!”

  但我确实亲眼看见过。

  2001年5月,我们市残联协助接待了一位来自土耳其的客人,他的名字叫阿曼甘,是一位先天性双目失明的盲人画家。

  阿曼甘先生出生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市城郊的一个贫民窟里。家中兄弟姐妹8个,很穷,从未进过学校。长大后一个偶然机会使他爱上了画画,经过无数次摸索,终于使他取得了成就。他的画已被收藏在土耳其国立艺术博物馆。

  阿曼甘先生来上海的那天晚上,我们在虹桥宾馆设宴招待他。席间他从随身拎包中摸索着翻出他自己创作的、用类似我国的彩色蜡笔画就的一幅画送给市残联。我双手接过画来仔细一瞧,画面上是一大二小三条鱼,在水里游着,水面上淡蓝色的波纹,浅棕色的鱼儿,以及水中摇曳着嫩绿的水草,好一幅春水鱼翔图。真不相信此画是出自一个先天性双目失明的盲人之手。

  席间,双方交流了盲人的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趁着意兴甚浓,我环顾四周,就地取“材”,提出请阿曼甘先生以酒席包间墙壁上的雕刻图案为蓝本,当场临摹一幅。阿曼甘先生欣然允诺。他在我们的搀扶下移步到墙壁,用双手慢慢地触摸黄杨木雕刻护墙板。少顷,他回到座位,取出画板、铅笔,熟练地将画纸夹在画板上,右手握铅笔,左手在画纸上上上下下反复比划了多次,就开始了“临摹”作画。只见他的左手手指不停地在纸上触摸,右手的铅笔紧贴左手手指在纸上缓缓移动,手指触摸到哪里,线条也慢慢地延伸到哪里。不一会,大概七八分钟吧,一株盛开的牡丹花就展现在纸上,就连牡丹花的叶子都与黄杨木雕刻的一模一样,真是神奇极了!在场的人们又一次将热烈的掌声送给眼前这位年近六十的盲人画家。

  在阿曼甘先生作画时,我发现他垫在画纸下面的画板有些特别,就礼貌地问阿曼甘:“可以看看您的画板吗?”阿曼甘笑着连声说“可以,可以。”我接过画板观察,发现画板粗看很普通,与文具店里卖的那种带夹子的画板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仔细一看,发现了画板的奥妙所在。原来固定画纸的铁夹子正中央有一个小圆孔。再一看画板的底部中间也有一个同样大小的圆孔,若将上下两个圆孔连成一线,就成了一条无形的垂直中心线。原来阿曼甘先生就是依靠手指不停地触摸画板上下两端的小孔,来测定画面的布局和运笔的方位。阿曼甘使用的画板也不是一块普通的硬板,木板上面涂有一层薄薄的塑胶,用力挤压,还能略微感知到有稍许弹性。把纸夹在画板上,铅笔稍用力运笔,画纸上就留下一条浅浅的、只有非常细心的人才能觉察的压痕。阿曼甘就是凭着灵敏的触觉,感知这条常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压痕,熟练地画出许许多多妙不可言的图画来的。怪不得阿曼甘在画画时,左手指不停地触摸画纸,右手的笔尖始终紧贴左手的食指移动,一笔一笔慢慢地将记忆在大脑里的框架,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那么,阿曼甘先生先天失明,毫无颜色感知能力,他的彩色画又是如何画成的呢?阿曼甘先生是这样说的:我一生下来就生活在黑暗中,不分白昼黑夜,两眼漆黑,因此也不知颜色是什么样。学会画画后,听别人说彩色的好看,我就想画彩色画。于是平时就经常向周围的明眼人询问,日常接触的事物是什么颜色,并把它记在脑子里。问一遍记不牢,就多问几遍,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慢慢就掌握了一些事物基本颜色搭配的本领。经过反反复复数十年的强制记忆,脑海里已经积累了不少事物的颜色,并能在美术创作中应用。

  阿曼甘先生的成功,再一次印证了我国的一句古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