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皮制成“抗币” 张 宇 |
|
◆ 张 宇 常州钱币收藏爱好者丁金林费尽千辛万苦终于觅到了一张由苏北盐阜银行发行的“抗币”,这在常州地区是首次发现。该币是用桑树皮加工成纸张印刷成钱币的,由新四军开发苏北根据地时发行。由于该币流通范围小,又经历战乱,故存世量非常少,比一般的解放区区票的价值要高,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它也为研究中国解放区区票提供了最好的物证。该币是面值为贰角的纸币,颜色为棕色,长98毫米,宽52毫米,图案是帆船,正上方是:“盐阜银行”四个字,下方是: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印(1943年),编码为:S27349Z。这张纸币表面非常粗糙,且图案花纹模糊不清,是正宗的桑树皮做出来的(见图)。这说明当时苏北抗日根据地物资非常匮乏,印制货币的材料、设备等非常简陋,但根据地的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改善人民生活,稳定根据地金融,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在苏北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新四军共7个师和浙东纵队,使华中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壮大。为了发展生产,扩大商品流通,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改善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生活,新四军于1942年4月10日成立了盐阜银行,董事长为骆耕漠,徐里程主持银行日常工作,周振负责筹建盐阜印钞厂。由于盐阜地区距离上海较远,交通不便,各种原材料采购非常困难,特别是印钞的纸张需求量大,周振不顾自己身患肺病,带领20多名职工,土法上马,就地取材,用当地盛产的桑树皮做原料。桑树皮经去除表皮后,放在大缸里加碱煮烂,然后再用打浆机打成纸浆,为使群众易于辨别不同面额的票券,在纸浆中添加不同的颜料,以供不同面值的票券专用;另将羊毛剪碎用颜料染成红绿色加入纸浆后,纸币表面出现各种排列的红绿丝,从而使纸币具有独特的防伪性能,同时请苏北军区政治部画报社工作的鲁莽(解放后改名为芦芒)进行木刻制版,印好后的纸币供盐阜银行发行。该纸币流通于盐城、盐东、阜宁、射阳、涟水、淮安等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