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来信来论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 万象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19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1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 培训资讯
 第B23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移民沙龙
 第B27版:求职· 移民指南
 第B28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29版:求职· 移民动态
 第B30版:求职· 留学扫瞄
 第B31版:求职· 留学参谋
 第B3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33版:求职周刊
 第B34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B35版:求职·广告
 第B36版:求职·外语培训
 第B37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38版:求职·留学培训
 第B39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40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10版: 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7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偶得粮仓大印

童孟侯


  ◆ 童孟侯

  如今,文字里的“满”字跟“发”字一样,是很吉利的。满点、满额、满分、满怀、满堂、满意、满员、满足……这还不算,个人演唱会票子抢购一空,叫“满座”;所有的积蓄都买了股票,叫“满仓”;钱赚得非常多,叫“盆满钵满”。

  不久前,我和好友建华一起去浙江名镇前童镇,想不到圆“满”而归:我们在卖古玩的摊子偶然淘到一枚粮仓大印。它长28厘米,宽20厘米,很便宜,只有80元。起先我们不明白这是什么东西,但是木印上刻着一个大大的“满”字,这很吉利,于是建华就把它买下来,带回上海再说。

  中国的印章虽然是个“老古董”了,但是几千年来它的基本形态和用法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相比之下,其他种类的器具变化相当大,比如陶器、瓷器。中国印章千年不变的特殊现象,在人类社会中并不多见,我们可以看到,它一直是一种很实用的器物,外形总是带有印面的一个固体物块,用法总是把印面上的内容盖到另一样东西上去。

  中国古代玺印的材质非常广,有金、银、铜、玉、石、水晶、玛瑙、琥珀、琉璃、陶、砖、瓷、角、牙、骨……应用得最少的,就是木头,原因很简单,木印容易腐朽,不容易保存。湖南出土的西汉木印“妾辛追”能保持至今,实在不可多得。只有明清时期的木印,仍有不少保存到今天。

  建华叫了几位收藏爱好者,大家一起来鉴赏此印,给它定个性。只见“满”字木印木质细腻,外表润滑,略有包浆,字体乃楷书,端正、有力,每一笔都刻得非常考究。大家研究后一致认为,在前童镇淘来的“满”字大印年龄起码在半个世纪以上,它是地主家专门用于粮仓的印章。

  秋收季节,稻谷被打成米粒,然后一筐一箩抬进粮仓,通过跳板从上到下堆积起来。当稻米一圈一圈堆积围囤之后,地主就在粮堆的表面,用“满”字大印重重盖一下,于是,米粒上就留下一个个大大的“满”字,这是向众人表示:今年五谷丰登,老爷的收成很圆满!这印章其实还有一个隐蔽的作用,那是用来对付家里的仆人和雇农的——粮堆的表面盖上了“满”字,这粮堆就不能动弹了,要是有谁悄悄从中挖去一点米回家充饥,外面的米粒立刻就会滑落,“满”字立刻就会歪斜,地主立刻就会发现粮仓被盗。

  建华是普通老百姓,他收藏到地主老财的粮仓大印,是很有趣的事情。第一,证明如今的中国没有地主和农民之分了;第二,证明现在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已经向“小康”迈进,区区稻米问题已经不是个问题。建华偶然收得一枚农村弃用的“满”字大印,竟是我国封建社会地主和农民关系的缩影呢。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