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物是人非 贺加贝 |
◆ 贺加贝 交大附中高二( )班 在想要写些什么,但却无从下笔的时候,我喜欢读李煜的诗词。那些在经历过心灵的震颤后留下的切肤之痛总能让人找到真实的感伤。 他的词里,总是在感叹着物是人非吧! 想象着自己是南唐的后主,原想偏安一隅终其一生,不料一片歌舞升平瞬间被打破,从国君沦为阶下囚。许久之后重见往昔庭宇,回想起自己昨日的欢愉,又见许多曾经留下的记录灯红酒绿的词作,心中怅然不已,不禁是要吟出“往事只堪衰,对景难排”,“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般疼痛,这般旁人所无法体味的情感,李煜在亡国之后所写下的词篇才成为了我的最爱!“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些让人忍不住要为之动容的句子岂是“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的奢靡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所以,我固执地认为,我爱上的不是李煜的词,却是他在感叹着的“物是人非”。 然而我又想,在这份感叹之后,必定还存在着些别的什么。是对生不逢时的幽怨?还是对这原不应该加在他身上的“皇帝”职位的愤懑? 如若李璟将帝位传于别的儿子,那么李煜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爱词赋不爱江山了吧;如若他不姓李,而只是一位普通的书生,那他也不会落得一个不务正业的亡国奴的千秋骂名了吧;如若他所处的时代是正当盛唐,那便也不会留下“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的无奈与感慨了吧! 多情才子亡国君,这能怪谁?只是命吧。然而我却是欣赏他的,即便因为他的不理朝政而历来被人视为昏君,遭受鄙视。但至少,他选择了做自己。他本非一位贤能的君主,并无将一个已颓败的朝廷重塑往昔盛世的天赋,那么,他又何必为“皇帝”的头衔所束缚呢?人各有志,其志在文艺,而非政治。后人又凭什么批评他呢? 我想,这也许是这位多情才子的毕生之痛吧!至少,我在他极力表现的感怀中读到了这一点: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想,那是对生世的无奈和对人无法改变生世的无奈吧! 而今,物是人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