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周刊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康健园·保健
 第B12版:康健园·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2007年7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旅行社”组办免费游,推销才是重头戏。一些游客——
不买保健品 当众受“处罚”

陈静芳


    “我们正在组织中老年免费旅游,欢迎你参加……”不少退休人员几乎每个月都会接到类似的邀请电话。这种以推销保健品为目的活动,使不少老人付出了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代价;而一些“只游不消费”的老人则受到组办方的奚落和羞辱。老年游客呼吁:不要轻信“免费游”。

  电话邀请“免费游”

  读者颜老伯来电反映,他经常接到旅行社“免费游”的邀请电话,短短一年多,他已免费去过奉贤、松江、乌镇等十来个地方。刚开始,颜老伯觉得组办方出钱搞活动,推销一点保健品也在情理之中,但后来发现,每次游览时间都很局促,促销才是重头戏,甚至在旅游途中提供“免费体检”。体检结果——人人都有病,个个需吃保健品。颜老伯曾花4000多元买了一个床垫,还花数千元买过“核酸”等。子女提醒颜老伯: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每天都有发往郊区及周边城市景点的班车,花不多的钱可以游玩许多地方。子女算了一笔账后,颜老伯才意识到“免费游”其实是“高价游”。

  只游不买遭羞辱

  读者李老伯来信讲述了首次参加“免费游”遇到的气恼事。5月中旬,李老伯接到“中老年夕阳之旅——伊斯兰圣情园一日游”的邀请电话。听说除了去奉贤参观伊斯兰圣情园,观看泰国人妖、俄罗斯歌舞、小矮人表演外,还能与各民族同胞共同歌舞,他非常高兴。但8辆大巴将三四百位中老年游客送到奉贤后,组办方带着他们匆匆游览了一些仿古建筑,看了一名变性女子袒胸露脐的表演,便开始推销“包治百病”的蜂胶。李老伯担心这种每盒800多元的保健品是否真的有效,便劝其他游客不要轻信。没想到午餐时李老伯被工作人员告知,必须等其他游客吃完才能进餐。另一对没买蜂胶的老夫妇被要求每人先付20元午餐费,还有几位没买蜂胶又不愿付午餐费的老人只能在一边吃自带的零食。回程时,工作人员还警告李老伯:在车上不许多说,否则把你赶下车!

  旅游监督部门

  “零团费”意在促销

  记者与组办方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对方称“冷落个别游客,是因为这些人自己不买还捣乱。老年游客的联系电话是通过有关政府机构弄出来的”。记者为此与市旅游质量监督部门联系。旅游质监部门提醒广大老年游客:凡经过市旅委正式审批的旅行社,绝对不可能打电话邀请市民出游。“零团费”出游,目的就是推销商品,这种不签任何合同的活动万一发生问题,游客无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老人出游请选择正规旅行社,千万不要受所谓的免费游诱惑。  本报记者 陈静芳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