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孩吴祯祥 恽甫铭 |
军旅画家吴祯祥先生是笔者的至交,10多年前,他从南京空军美术创作员的岗位上退休后,几乎在画坛上销声匿迹。干什么去了?他说:“不再想轰轰烈烈的那一套,想画孩提时代的东西,却苦于找不到形式。” 哇噻!他创作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品,一幅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宣传画在当时家喻户晓。1992年在上海美术馆、江苏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如今如何画不出来?也许是自谦,但我理解春蚕结茧之乐:涅槃,火中凤凰! 吴祯祥想画点自己真正喜好的东西,最后把中心落在了10岁之前烂漫多彩的儿童生活。怎么画儿童画?他想起了二三十年前拜见朱屺瞻的情形。那一次登门,见到了正在亭子间临古的朱屺老,虽然谈话不多,看作画时间也不长,但吴祯祥却在老人苍辣的笔墨中领悟到了天真无邪的童气和童味。“回味童年”!他以军人的豪迈气概向新的高峰冲击。村童的嬉戏玩耍,乡间的风俗人情,屋宇草木、桌椅板凳……几乎拈手而来。童谣、童梦、童友、童趣,在脑子里挥之不去的儿时的一切一切,成为源源不绝的创作冲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思考、挥洒,“废画三千,难留一二”,终于迎来了吴祯祥的艺术夕阳——“学儿童画儿童”,长卷过百,斗方条幅无数,《童谣图趣》就是其系列作品之一。 谈到《童谣图趣》,吴祯祥说:“毕加索曾花一辈子时间学习儿童作画,因为孩子胡涂乱抹画正是童心世界的真实流露,是艺术家追求而不可得的真谛。童谣则是歌、是诗、是画,是土语符号的表达。我真想借纯净的儿童手笔、孩童心性,画熟悉的童年,呼唤天真烂漫的童趣,还天真无邪的童年。可是性相近、习相远,借不到,老人毕竟不是孩童了。” 《童谣图趣》稚拙的笔墨有一种纯真美,水墨淡彩,简单明了,有情有节,让人回味无穷。难得的是,这些童谣绝大多数是吴祯祥凭着遥远的记忆和浓浓的情感创作的。“颂童谣涤烦襟非诗非词童言无忌,品童趣释躁心玩玩耍耍孩里孩气。秃笔横心孩儿梦苍翁慕少年,残墨倾神童子情夕阳恋春天。” 吴祯祥的《童谣图趣》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它为当下培养儿童纯洁心灵提供了新的教材。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童谣图趣》具有深广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