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人代管家门钥匙,行吗? ——阳光助老服务中心今天推出一项特殊服务 姚丽萍 |
公司代老人管理家门钥匙,一旦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打不开门,只要公司到场,不但第一时间依据协议开门,免除了“破门而入”的损失,还可以及时通知老人子女亲友到场。今天起,上海阳光助老服务中心推出这项服务。这个新鲜创意,若真要执行,还得先把一些问题想想明白。 助老服务确实有潜力 去年,“阳光”推出了遥控报警装置,老人独自在家,一旦有需求,只要揿动遥控器,“阳光”就可以接收到报警信号。不久前,一位老人睡眠当中误揿枕边遥控器,“阳光”接警后呼叫老人,没有应答,众人赶去叫门,依然没有应答,破门而入,才发现虚惊一场。门却坏了!这样的损失怎么才能避免?于是,委托代管钥匙的创意就来了。目前,“阳光”总共收到85200条老人求助信息,平均每户发出4.72条,其中,医疗急救15700多条,占总数的18.43%。 有偿服务无法律障碍 代管钥匙并非免费,预计每月收费是5元。在“阳光”看来,收费好比设“公共互助金”,有点像买保险,最后直接受益的是少数老人,但每个老人却会因此得到“安全感”。 一家企业,手上若真的掌握了成千上万老年家庭的家门钥匙,这中间的合法性怎样?市人大常委会法律问题专家认为,如果“阳光”和老年用户签订了委托代管协议,公司就可以代为保管。签署委托协议,是对老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是对公司合法权益的保障,这中间没有法律障碍。 难在怎么保管和使用 有了委托协议,但这钥匙究竟怎么管,怎么用,起码会遇到3个问题—— ◆如果企业钥匙保管不当,被不法员工盗用,怎么办? ◆一旦发生紧急状况,老人通过“阳光”报警装置求救,即便“阳光”手持钥匙赶到,要进入家门,就不能没有“第三方”在场。这第三方该找谁担当?是居委会,还是警察? ◆如果老人同意钥匙代管,这可能就意味着老人要改变“反锁”家门的“安全习惯”。但晚间家门不反锁,是否会有安全隐患? 不妨整合资源先试点 “在比利时等国家,已出现了企业代管老人钥匙的服务项目。”市老年学会会长孙鹏镖说,这是企业的服务项目,也是社区为老服务资源的一种整合——需要开门时,在场的除了企业认定的工作人员外,还有政府认定的社区志愿者。 目前,“阳光”为全市2万多户老人提供服务。“一个企业一下子代管成千上万把私人钥匙,恐怕勉为其难。不妨先试点,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什么问题,究竟如何应对,也好心中有数。”市老年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沈彦这样建议。本报记者 姚丽萍 评论 0707031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