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鞋送了半世纪 |
寻访老红军,是与过往的青春对话,也是心与心碰撞的过程。 91岁的王泉媛对长征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她是红一方面军30位长征女战士中的一位。途中有一次,她替伤员背着两支枪,走得气喘吁吁,毛主席看到她,惊讶地问:“小鬼,你怎么才走到这里?”让她把枪放到他的马上。王泉媛早在中央苏区时就与毛主席熟悉,于是毫不客气地把枪支放了上去。“毛主席的马一共驮了大小11支枪。长征中,他很少骑这匹马,总有伤病员或年龄很小的红军战士骑在上面,即使没有人骑它,也总有一些伤病员的枪放在马背上。” 在蔡畅大姐等人牵线下,王泉媛在长征途中与王首道结了婚,第二天他俩就分头回各自部队。1936年西路军失利后,王泉媛和姐妹们一起被俘,饱受酷刑。逃出牢笼后,几经磨难,才回到家乡。解放后,她领养了几个孤儿,如今和养女一起平静地生活在江西农村。摄制组记录的镜头中,有一段催人泪下的回忆。新婚之夜,她对丈夫说,要做双鞋送给他。然而,这双布鞋在相隔半个世纪之后,才送到王首道手中。面对镜头,王泉媛讲述青春岁月,脸上依然闪现着光彩。与摄制组告别时,这位老人透露的最后心愿,是想完全恢复自己的党龄…… 和毛主席同一天从同一座桥上过河开始长征的钟明,当年只有18岁。1936年的战斗中,一颗子弹从他的左眼角射入,从头顶钻出,在绝境中,他承受住了没有麻药的手术…… 李中权少将参加川东红军游击队时年仅17岁,他的父母和弟妹全都参加了革命。长征途中,他3次遇到跟着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母亲。第一次母子俩互相隐瞒父亲牺牲的消息;第二次再见时,大哥、二哥、妹妹和妹夫也牺牲了;第三次过草地的那一晚,李中权含泪挥别病重的母亲。解放后,将军请人按照他的描述,绘制了母亲的画像,还亲笔书写了“我的母亲”,一直放在自己的书房里,寄托思念。 26位老红军,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青春岁月。那些看似个人化的生命体验,朴素而鲜明地表达出具有共性的“长征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