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城”能量来自大自然 ——荷兰科研人员来沪为世博会馆献妙计 朱光 |
| ||
|
一直生活在“低洼地”的荷兰人,始终在研究如何建造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城市。昨天,荷兰德夫科技大学的6名科研人员来沪,在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讲解了这一纳入2010年世博会的备选方案。 三个圆球 娱乐中心 据荷兰德夫科技大学的水工程咨询师格拉夫介绍,这次为世博会设计的“浮动城市”,是三个连在一起,能够容纳数千人的透明大球,“占地”面积大约在8000平方米左右、高30米。它通过一根直径4米左右、打入海床的混凝土桩基“固定”,使其几乎不会左右摇晃,偶尔才有上下浮动几毫米的可能——主要是因为“透明大球”选用的外壳材质是十分轻而坚韧的聚苯乙烯。 设计成圆形外壳,还在于能够达到“面积最大化的同时,材料最少化”。当然,为了不进水,3个球是全封闭的,只有上方能够“开天窗”,并且内部装有空气流通设备。至于内部,则是“娱乐中心”,设计有电影院、舞厅、剧场、展示厅、会议厅等。“数千人同时在上面跳舞都没问题!”格拉夫有信心地说。 能量来源 水量足够 那么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以什么为动力呢?格拉夫说,所有的动力都来自于自然力量——水、风以及太阳。“浮动城市”空调的制冷和制热的能量,来源于水力。电的使用也是靠“水力发电”。如果阳光充足,那么太阳能也能转化为电能。风亦如是。既然有人,就有废水。废水从“浮动城市”排出之前,还会经过净化,不会对海水产生污染。而且,所有这一切不需要耗费煤气、燃油、煤等。荷兰人经过精确计算,上海周边的“水量足够发很多电”,让“浮动城市”浮起来。 住在水上 已成时尚 荷兰人对居住地很可能被淹没的担心,促使其成为全球水利工程最为领先的国家之一。早在数百年前,他们已经研究如何在船上造房子。眼下,已经有2万荷兰人居住在水上房屋里。据悉,在荷兰购买土地上一小幢房子的均价约合300万元人民币,但是同等面积的水上房屋价格要便宜1/3,且景色优美,住在水上,已经成为荷兰时尚。为世博会设计的方案属于“新型水上城市”——如果能够建成,上海将成为第一个拥有“浮动城市”的地方。 本报记者 朱光 详细:07070311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