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 闻
 第A03版:焦 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新民晚报·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新民晚报·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 · 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 · 文化·旅游
 第B04版:长三角 · 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线路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7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考的痛苦

(瑞典)李 琳


  时间又到了,那么多年的努力终于要派上用场,终于要被考察。我说的当然是高考。那天早上出门的时候,我经过了一个在进行高考的学校。到处都是人,但都不是学生,都是父母,他们的神情特别紧张。

  我觉得中国的父母总是很担心孩子:学习、工作、婚姻、生孩子。孩子自己不担心的时候父母也会担心,太监急皇帝不急。但高考,我估计不仅是父母急,也该是孩子们自己在急。好像这是一辈子的投资要受审,这种压力实在太大,谁能扛得住呢?

  在中国,我听了不少可怜孩子的故事。有人跟我说,他们小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玩、看电视或做什么别的比较轻松的活动。他们天天都需要学习,从早到晚。我非常同情他们。在很多西方国家情况不会那么严重:你错过考试没有很大的问题,你会有第二次机会,如果你再错过,那你还会有第三次机会,不用太担心。但在中国不是这样。我在这儿经常有这种感觉:你只有一次机会。

  中国学生怎么能受得了我不太清楚,我一定会受不了。很多人跟我说:“但是你那么努力,天天熬夜,好几年一直学习汉语呢,那么认真地学习英文我会受不了。”

  他们说得有道理,但这两件事有一个区别,那就是有没有兴趣以及学习的动力。我学习汉语的原因是因为我喜欢汉语,没有人强迫我,说我必须掌握汉语。这是非常大的区别。在西方国家,我们非常重视兴趣。很多人觉得,如果你对某一件事感兴趣的话,什么都可以掌握。但我想很少有中国孩子对学校里的每个科目都有兴趣,所以,想要高考成功的话,只能强迫自己。

  我很佩服他们。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