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新知 陈钰鹏 |
城市人口结构老龄化是人的体质和心理年轻化以及衰老的延时化之结果,其中现代医学的高度发达(包括对衰老和抗衰老的新认识)、老年人对生命的关爱、重视健康的饮食起居等起着重要作用。其实,随着人的平均寿命的提高,我们应该对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的时间段重新分界,比如“老年”至少应从65岁算起,国外很多国家已经这样做了。不然的话,就会发现“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曾几何时,爬上了50岁即成老年人。没听过这样一首歌吗:“五十岁的老司机,我笑呀笑脸扬啊……”显然,那个时候,50岁已经是老人了。 人的寿命及身体状况虽然受到遗传物质的影响,但老年人仍然可以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保持精力充沛和头脑清醒,只要没有较严重的疾病,一个人的身体通常在生命的最后12至15个月才会严重虚弱,所以,80岁以前,活得幸福快乐、有质有量完全不成问题。 人到了高龄,会有一小部分脑细胞死亡,但其他脑细胞会建立起新的联系方式,使脑细胞的损失得到补偿,大脑的能力不一定会衰退,相反,它还能继续提高,也就是说,处于高龄的人照样能学习新的东西。当然,老年人大脑的工作速度相应慢一些,学习和接受新东西时间要长一些。使大脑顺利工作有两个前提:一是经常进行思维锻炼;二是保护心脑血管,尽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证大脑的良好供血。血压太高是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的健康和人体供血与血压有很大关系。 调整饮食习惯,有利于防止细胞衰老,营养学家建议多吃蔬菜、水果、鱼类(尤其是海水鱼)、橄榄油和粗粮制品;少吃工业化加工食品(包括软饮料)。 老年人的性生活以前被看作禁忌,其实是一种错误看法,老年人,尤其是现代老年人有信心、有能力性生活,适当性生活有利于身心健康。 延缓衰老还有一个重要方法:接触社会,走进各种新知领域,充分展现并贡献自己的创意能力,从而提高自信心。 老年人在社会上拥有重要地位,人们需要老年人,老年人的生活经验最丰富,老年人最勤劳、最能吃苦、最宽容、最不依赖别人、最会帮助年轻人、最懂得付出、最希望别人过得好。我们这个社会的老年人真的最好:他们从小到老任劳任怨,退休了不想歇息,甘当儿女的靠山,伺候了儿辈再伺候孙辈;经济上和劳务上,儿孙们永远需要老年人来支撑,好像这是天经地义的。可是现在的老年人,他们年轻的时候却没有享受过这样的支撑。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将来也会这样对待他们的儿辈和孙辈吗?我常常想,老龄化是老年人的幸福还是年轻人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