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视窗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奥运专版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投资理财
 第A21版:股市分析
 第A22版:专题报道
 第A23版:上海地产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周刊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求职
 第B22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3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4版:求职·广告
  
2007年7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普陀区消保委一个月接到12起投诉——
电子机票,忽悠和被忽悠的都很多

郭剑烽 范小锋


    或虚高票价,或卖假票退真票,或被客户反忽悠骗走了机票——形形色色的网上电子机票订购问题,弄得普陀区消保委连日来门庭若市。据统计,“告状者”一个月有12批26人次。

  按照投诉人提供的地址与电话,普陀区消保委秘书长周建国一一核实,结果发现,这些打着广发、不夜城等知名机票代理商名义留下的地址均为假冒。“好比假冒搬家公司,我们查无实处,难为消费者挽回损失。”周秘书长无奈道。

  电子机票网上订购的种种猫腻,可谓五花八门,令人防不胜防。

  三折变五折

  按照季节变化,推出相应的折扣机票是航空公司竞争手段之一,但折扣率每月每周甚至每天所发生的变动,一般乘客根本无从知晓。这些“动态秘密”只有代理商和网上订票点才心知肚明。一位郭姓乘客欲出差北京,当时机票打三折,而网上却标五折,当中的差价又是如何纳入“网络人”的腰包?一家机票代理公司副总经理老邓披露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诈骗法:网上代理人先到正规机票代理商买来三折机票后,又从火车站等处购买伪造的电子客票行程空白单,再自己输入真票的数据,如飞机航班座位等级、航班号等等,仅在机场建设费、燃油附加费做了手脚,增加了一两百元的金额。这些被篡改金额的机票,由于关键数据为真,事先又得到确认,仍然被视为有效票,受骗者照样能登机,只不过机票贵了一大截。经查,此类手法占到八成多。消费者只能吃哑巴亏,连消保委也不得不这样宽慰他们:给你登机,也算你幸运了。

  真假谁能辨

  一位姓肖的受害人告诉消费者,网上订票点往往有求必应,其目的只有一个:诱人上钩。他曾经委托购买去深圳的机票,当时各门店机票为八折,而网上的则称“能弄到6.8折票 ”,结果送来的机票尽管被当场电话确认,却被机场确定为假票而拒之门外。他百思不得其解:既为假票,为何能确认?后经航空公司、正规机票代理点细辨分析才看出个中名堂。原来,网上卖票人忽悠消费者前,先买了一张八折真机票,然后又如法炮制出一张6.8折票,由于数据均为真实,机票得到确认。之后,骗子就会退了真票,而乘客到机场才得知无法登机。

  乘客反忽悠

  如此的电子机票漏洞还被乘客用来耍弄网上卖票人。上周,一家网上订票的店铺接到一个要去海南的订票电话,对方要求买第二天的机票,而且有无打折无所谓,仅要求送票到宾馆。当网上代理商办完一切手续送票上门时,发现根本没有此人,连忙电话退票,却被告知,机票已经生效并被使用。原来,此人订票时已在机场,他在打出订票电话后就不断用电话确认,网上代理商获得机票,再赴宾馆送票的这段时间内,他已完成确认、改签的手续,并顺利登上了飞机。

  广发、不夜城、弘航、军利等上海知名的机票销售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个惊人的数字,每家的身后都有数百家假冒他们名义的网上订票点。他们认为,推行电子机票是节约航空成本、快捷方便的乘机服务,在国外十分普遍,但其监管方式应该更为细化、严密并将有关程序告知于民,这样才能杜绝“阿诈里”和屑小之徒的作乱。 本报记者 郭剑烽   特约通讯员 范小锋

  评论 070704106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