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视窗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奥运专版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投资理财
 第A21版:股市分析
 第A22版:专题报道
 第A23版:上海地产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周刊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求职
 第B22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3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4版:求职·广告
  
2007年7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林生说,我们确实平时经常犯错,但这和我们救人是两码事
两小偷救人后悄然离去……

杨维立


    前不久,在郑州中原区金水河岸,一名10岁左右女孩儿玩耍时掉入2.8米深水中,河岸边的二三十名路人围观,却只有两名男子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女孩儿最终得救了。这两名救人者事后悄然离去。一个星期后,有人证实,见义勇为的周林生、赵庆(均为化名)其实是常在附近活动的小偷。

  面对记者,这两位救人英雄并不避讳他们的小偷“身份”。周林生说,“老实本分的人不愿意和我接触,我见他们也自卑,时间长了我也就习惯了在别人眼中的‘坏人’角色。”

  诚然,小偷人人厌恶,但小偷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格、就有尊严,也就有道德良知。在生死考验面前,良知让他们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妨扪心自问:假如当时我也在现场,或者将来万一碰到类似事件,我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当勇士还是看客?可以说,两位小偷的见义勇为之举给那些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奉为处世哲学的“好人”们树立了一个标杆,补上了一堂很及时的社会公德教育课。

  见义勇为不分贵贱,不能因劣迹而被轻看。周林生说,我们确实平时经常犯错,但这和我们救人是两码事嘛。是的,在救人的那一刻,他们不是小偷,而是热心勇敢的公民。建议有关部门根据事实和情节,依法给予他们精神的物质的鼓励——由于这种鼓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由有关部门主动提出和实施,在申报和宣传中,必须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

  当然,肯定并提倡他们的义举不是纵容犯罪,也不能影响法律对违法行为的打击。笔者所担忧的是,这些曾经误入歧途的人,他们目前的生活越来越边缘化了,正如赵庆所言:“不知不觉中,我离正常的生活越来越远。”他们挽救了一条生命,谁来挽救他们的灵魂?如何将他们拉回到正常生活之中,帮助他们做回真正的好人?解决这些问题,比奖励来得更加重要,更加迫切。  青年报 (杨维立)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