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天沪市成交金额低于千亿元 成交量萎缩对市场有何影响 连建明 |
进入7月份,沪深股市震荡幅度越来越小,市场有些低迷,这种低迷最典型的反映在成交量上,连续两天沪市成交金额跌入千亿元大关,比最高峰时少了一半多。 那么,如何来认识当前的成交量? 两个阶段成交量变化 今年以来,成交金额的变化分成两个阶段,我们以沪市为例看看这种变化。第一个阶段是今年前5个月,在赚钱效应吸引下,大量新股民入市,成交金额不断放大。沪市去年日成交金额一直是百亿级的规模,超过500亿元的都非常少,直到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金额突然上了800亿元规模。今年1月、2月,沪市日成交金额上了一个台阶,基本上在800亿元左右,1月22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到3月下旬,沪市成交金额再上台阶,日成交金额基本上维持在千亿元之上。到4月下旬,特别是进入5月份,沪市日成交金额更是上了2000亿元大关,最低的日成交金额也高于1700亿元,而最高的日成交金额突破2700亿元。 从3月到5月,沪市成交金额从1000亿元迈上2000亿元的时候,也是市场最疯狂的时候,很多股票涨幅很大,换手率更是高得惊人。一批股票月换手率在100%以上,甚至超过200%。 但是,5月30日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之后,6月份成交金额突然降低,日成交金额回落到2000亿元以下,5月份创出日均成交金额2211亿元的天量后,6月份日均成交金额只有1718亿元,到6月底,成交金额只有1000亿元了,比高峰时少了一半多。成交量逐步降低的特征非常明显。 后市成交量很重要 进入7月才2天,但成交量继续萎缩,已经跌破千亿元大关。前天,沪市成交金额只有913亿元,创两个月来的成交量新低。昨天,沪深股市尽管出现反弹,其中,上证指数报收于3899.72点,涨幅为1.65%,但是,成交量却继续萎缩,沪市成交金额只有875亿元。 成交量萎缩很明显抑制了个股的活跃度,这两天股市持续反弹,但很多股票上涨力度与前期相比差了很多。因此,成交量与股市涨跌的关系极为密切,关注成交量的变化是观察近期市场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么,前期的天量究竟意味着什么?上半年沪市日成交金额从百亿级到了千亿级,如果下半年以及以后,日成交千亿变成常态,那么,千亿以下变成地量,恢复到千亿以上,市场可能依然会比较活跃。如果千亿以上是一段时期的天量,短期内难以恢复,逐步又回到百亿规模,那么,市场的活跃程度可能会受到抑制。 申银万国研究所推出的最新月度资金报告指出,6月份A股存量资金下降了100亿元,股市资金面或进入短期增长瓶颈。如果这样,对目前市场会有一定影响。 下半年资金面压力大 前期银监会查银行贷款违规进入股市,以及外管局查违规进入A股的外资,显然都对资金面有影响,而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又明显抑制了高换手。而且,下半年市场资金压力不小,一方面,一批公司股改满两年,第二批“大非”解禁,如果股价较高,兑现的冲动肯定是存在的。另一方面,新股发行数量不会少,特别是一批在香港上市的H股、红筹股将发行A股,如建设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神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等,这些股票盘子很大,对资金需求量也很大。如果今后港股可能以存托凭证的方式到A股来,这将影响更大,因为香港很多蓝筹股如汇丰银行、长江实业等等,盘子都很大。 显然,下半年股票供应将日益充足,对目前股市的资金面将是一个考验。 本报记者 连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