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资料馆在沪开馆 钱滢 |
本报讯 (记者 钱滢 实习生 查珺燕)“揭露日本侵略者欺负中国妇女,我一定要来。”今天上午9时,79岁的原“慰安妇”幸存者万爱花老人作为人证,参加中国“慰安妇”资料馆开馆典礼。由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创立的“慰安妇”资料馆,是继首尔、东京之后,世界第3个“慰安妇”受害者纪念资料馆。 馆内展示了上师大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历时14年调查研究所得的各种资料,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一个慰安所——大一沙龙内的富士山木雕、广告和门板等、上海杨家宅慰安所存放木炭的瓷缸、酒瓶、已故受害者雷桂英从慰安所带出的消毒药品高锰酸钾颗粒、战时日军避孕套等珍贵历史资料。 到目前为止,经该研究中心调查确认的生活在中国大陆并愿意公开身份的原“慰安妇”幸存者尚存47人。在开馆仪式上,来自海南的黎族受害者林亚金老人,广西韦绍兰老人携同她被迫为日本兵生育的儿子也亲临现场作证。 本次展览于7月5日-7月12日、8月10日-8月15日、8月31日-9月5日,每天9时至16时免费对公众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