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 专版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 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上海地产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上海地产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拔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酒旗茶垆
 第B11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专题
 第B18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广告
  
2007年7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瓷杂精品刮目相看

一夫

  ■ 粉彩无量寿佛
  ■ 犀角雕玉壶春瓶

  收藏界有条“金科玉律”:不怕买贵,只须买对。只要东西“开门”,即使眼下觉得价钱哽在“喉咙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翻身”的一天。若贪便宜,从不正规的渠道买到膺品,说不定就末日到头了。许多刚入门的藏家也认识到了这条规律的铁面无私,但到哪里去找真品和精品呢?以前大家比较信赖拍卖行,不过一度被有人“吃药”的传闻吓破了胆,不敢轻易下手了。

  当然,谁都懂得不能因噎废食的道理。聪明人会用比较的办法,看谁提出的方案能避免“噎”,这就须对众多的拍卖公司的信誉度和能力进行PK。而在这一场较量中,作为上海艺术品拍卖标杆的敬华已经脱颖而出,并且练出了几手绝招。

  敬华的瓷杂件征集不是一般地停留在流传有序上,他们更看重藏品出自“名门”,如国外顶级的拍卖公司等。这次敬华征集到一件清代乾隆长40厘米、宽23厘米的碧玉二甲传芦环耳洗,此物自1988年在英国伦敦佳士得成功拍卖后,便一直藏在“深闺”,因这位藏家对敬华情有独钟,才使我们有机会一睹其芳容。另有一件清代狮纽白玉环耳香炉,因玉质洁白,刻工精湛而受到藏家追捧,再看它的“血缘”为无锡文物商店旧藏,更让追捧者勇往直前。

  敬华2007春拍推出的瓷器大多还为竞买者做好了“功课”,尽可能地使你在举牌时胸有成竹。如一件元代龙泉狮钮香熏,器型是典型的元代造型,釉水青翠、肥厚,表面泛一层银光,非常少见,提示可在江西高安市博物馆寻觅到参照物。又如明朝永乐年代的甜白釉僧帽壶,壶身暗花刻缠枝花卉纹和莲瓣纹,特别之处是在其腹部有一圈藏文装饰,经过研究和实物资料比较,发现此壶是永乐皇帝赐赠给西藏宗教领袖的珍贵礼品,相似的青花僧帽壶可在英国大英博物馆的收藏中找到。

  敬华的拍品除了讲究求真外,也特别注重求精。如清代瓷器中有一件粉彩无量寿佛,全身施一层金彩非常富丽堂皇,可贵之处是此佛历经百年流传,毫发没有损坏,就连佛手中的法器也完好如初,辽宁文物商店有一件同样的藏品,惜后者法器已佚。此佛有民国原配铁盒,盒面上有当时毛笔书写的摆放佛的位置,应为当时宫中佛堂内的佛像。还有一件犀角雕玉壶春瓶,为明末清初上品,素工无款,包浆厚润,掏膛很薄,是当时文人案头的清玩。

  敬华2007春拍的瓷杂件逾300件,汇聚了市场热门的文房用品、牙雕犀雕、明清漆器、香炉铜器,还有四张紫檀、银杏、红木、鸡翅木的明清方桌,大多可圈可点,而且价格也随行情而下落,正是逢低吸纳的难得良机。有意者可在7月12日至13日到威斯汀大酒店的预展现场去一饱眼福,说不定还能拣到一个“金猪”呢!       一夫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