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 专版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 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上海地产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上海地产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拔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酒旗茶垆
 第B11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专题
 第B18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广告
第B12版: 好吃·吃遍中国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7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河之南的悠久美食

秦玉兰


  在人们心目中,河南菜即豫菜,已全然不能和川菜、粤菜相提并论了,殊为可惜。早在两千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称为“豫州”,自古中原多豪杰,其饮食也理所应当具有够得上“饮食文化”中“文化”二字的分量。然而,我身为四川人,习惯了川菜的多样丰富味道香辣,走在中州大地之上,却也发现了几种别处根本吃不到的好吃的东西,可见我们不能忽略历史深厚积淀所能绽放的光彩,毕竟豫菜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早在宋代就已形成色香味俱全的宫廷风味菜肴了。

  先说复杂的,如选料精良、讲究配菜、汤鲜香浓、色形俱佳的豫菜一绝“一套四宝”。这是开封名菜,也算豫菜顶级豪华大制作。看到菜上来之后,有点傻眼了: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河南人作风粗粝,谁知如此细腻!这个“一套四宝”的意思,就是四种禽类首尾相照,身套身,腿套腿,最外面的是身形粗大的鸭,吃完之后,露出完整的一只鸡,再往里面,是一只鸽子,最里面是鹌鹑,此外还有营养丰富的配菜如海参和蘑菇。说到这个蘑菇,真是鲜美到极点,同伴告诉我这些蘑菇乃是河南深山中出产,营养自然没话说了。

  其实,精良制作固然让人魂牵梦萦,却无法在思念之时如法炮制。在河南的一家饭馆里,我遇到了一种外脆内糯的食品,根据发音可以命名为“茄托”。这是寻常百姓家的菜品,听师傅讲,简单好做——主要材料选用那种青色的大茄子,洗净后切成大圆块,放在清水里漂一下,把茄子的那种涩的东西漂出来,然后把茄子块放进面糊中,加盐等调味品(河南人喜欢用王守义十三香),待油锅热了,就一一放进去炸一下即可,如果觉得费油,也可以用少量油在平底锅中两面煎。由于里层的茄子松软香糯,而外层的面则刚刚焦黄脆香,实在好吃!我平素极不喜欢油炸食品,这茄托却能一口气吃上五六块。

  说到面了,不得不讲河南人最热爱的面食。吃过河南的面条之后,从内心感叹真正的煮面大师在河南。我在河南的一个小镇,古人类曾经活动过的南召县云阳镇(这里有著名的南召猿人遗址,哎,貌似这里随便一块石头都有独特历史啊),吃到了最好吃的一碗面条。这里曾经发现了古人类臼齿化石,证明距今四五千万年此处已有人类居住。据河南人说,“云阳扯面”全省闻名,常有远近来客慕名到那家门脸见不出风光气象的面馆来吃面。

  我至今想不出来那碗面条为什么如此美味。据说这扯面,并不像拉面——拉拉扯扯,扯肯定更费力气,自然比拉面好吃许多。我想从那个小窗口里看清楚师傅到底如何扯面,但见汤锅热气腾腾,看不出究竟来。这面的汤是浓郁的,面条是有力量的,还见到跟面条一样宽度的海带,也见得到切得极细极细的羊肉丝。这羊肉丝为何这般细呢?一方面是商家想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似乎这羊肉丝越是细,越是香,吃到一丝,就越感快乐。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