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 专版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 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上海地产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上海地产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拔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酒旗茶垆
 第B11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专题
 第B18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广告
  
2007年7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闲话烟斗(上)

夏伟


  文 / 夏伟

  公元432年美洲印地安人的建筑物里,有这样一幅浮雕:人们把烟草扔进火中,然后用一根长管子吸食冒出来的烟。这是最早的吸烟者的记载,吸食的原理与现在的烟斗一样,吸食方法略有不同,浮雕中的情节是先点火再置烟,烟斗则是先置烟,再点火。

  烟斗之所以能流传至今,除了给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之外,还有着丰富的内涵。

  烟斗是清代由外国商人引入我国的,经过100多年后,这一昔日单纯的烟具却演变成今日奢华的、极具欣赏价值的实用工艺品。

  烟斗质地考究,造型奇特,制作精细;有长短之分、大小之异、粗细之别。

  烟斗制作取材广泛,玉、瓷、石、木、黍均可取用,通常以木为主,石、黍次之。金、银、铜、骨等材质也可制作烟斗,但一般仅供把玩,因为金、银、铜传热较快,容易烫手;兽骨受到烘烤后会产生异味,影响口感。

  木质烟斗用料主要产自法国科西嘉岛,是一种长在海边叫石楠的植物的根瘤。在它缓慢的成长期间,随着海水的涨退,每天定时浸泡、风干,形成了其他材料无可比拟的特殊质地:既有天然美妙的纹理(比如火焰纹、雀眼等),又有上佳的难燃特点,还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石质烟斗用料主要产自土耳其Eskisehir的叫作海泡石的天然粘土矿石。它除质轻、色白(乳白无杂色)、透气及易于雕琢之外,还具有石楠根所没有的特性:新的时候洁白无瑕,使用后经过烟火的熏陶,会逐渐泛成金黄至古铜色,显得古朴自然,极具古董感;它能通过微孔渗透交换空气和吸附烟碱,使烟味更柔和。如果说烟斗需要像妻子一样爱护,海泡石烟斗则要像娇妻一样呵护,因为它易碎。海泡石与石楠根一样,是上天赐与烟斗客的良材。

  玉米黍烟斗是美国海员在18世纪发明的。他们把吃剩的玉米芯风干后一截为二,分别挖空、戳孔,再各插入一支空心麦管,就成为两只朴实无华而又经济实用的烟斗。由于玉米黍经燃烧的烟斗丝烘烤,会产生玉米的香味,加上玉米黍易吸收烟油,因此口感上佳,得到大多数烟斗客的青睐,包括达官显贵。不过玉米黍烟斗虽价格低廉,但它是消耗品,如果是挑剔的烟斗客,需要经常保持较明显的玉米口感,费用会明显超过烟斗。当然极品烟斗除外。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