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7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A3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e生活·数码
  
2007年7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客网上自曝靠“黑”电脑赚大钱
木马黑色产业链年产值超两亿元

马亚宁


  本报讯 (记者 马亚宁)木马“AV终结者”当选2007上半年网络“毒王”。昨天,北京金山软件发布《中国2007年上半年电脑病毒疫情及互联网安全报告》显示,盗号木马病毒增长迅猛,成为互联网最大威胁。整个木马黑色产业链的年产值已超过2亿元。

  黑客网上炫“技”   

  近日,某QQ群里,一名神秘的黑客连续贴出多张截图,吹嘘如何攻陷网络银行账户,盗取巨额财产。从这7张截图来看,他已入侵某银行个人账户,支付购买了111克“黄金901”,单价为91.50元/克,合计1万余元。有专家指出,仅凭几张截图,不足以确定其真实性。不过,2007年上半年金山毒霸截获的新增病毒中,木马占到七成多。超过九成的计算机遭受过木马病毒攻击。这与病毒作者群体的转型有密切关系:热衷于炫耀技术的老一代病毒写手已经归隐,新生代黑客要靠“黑”电脑赚大钱。

  网站招徕“业务”   

  300元,两天之内破解一个电子邮箱;1000元,攻击一次或一个服务器……搜索网络,类似的黑客服务满天飞。昨天,记者点开一个名叫“蓝盟业务”(www.lmhack.com)的网站。简单的网页上,黑色背景是《黑客帝国》剧照,醒目的红字标明公司业务:除建设网站外,还有“破解业务”和“木马定制业务”。

  所谓的“木马定制业务”,就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如提高网站流量、打击竞争对手网站等,制造木马及其变种。同时,还自编木马程序,控制大量主机,以“DDOS拒绝服务”方式,满足顾客要求,入侵各种类型的服务器。

  病毒来势汹汹           

  木马来势汹汹,且组织严密,各类杀毒软件先后推出木马查杀工具,但总体防御能力欠佳。360安全卫士技术工程师傅盛直言不讳,“置后防护”是木马杀毒软件的软肋。传统的杀毒软件,往往是先查后杀,最后再修复电脑。可对木马病毒而言,待病毒清除后,用户电脑里的个人密码、网银账户、游戏号码等早已被黑客截获,经济损失既成事实。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