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没随风而逝 雍和 |
|
80多岁的韦绍兰,一次次抹去泪水,陪在一旁的儿子强憋着,此时没人言语,只有微微的抽泣声…… 昨天上午,中国第一家“慰安妇”资料馆在上海师大开馆,3位当年受害者,山西万爱花、海南林亚金和广西韦绍兰老人,一同控诉日军兽行。 来自广西荔浦县新坪镇桂东村小古屯的韦绍兰老人和儿子罗善学,第一次跨出远山。韦大娘是今年6月刚站出来,挺身揭发日军性奴役罪行的“慰安妇”受害者;她还带着与日本兵生育的儿子。 满脸皱纹,一身沧桑。母与子,单薄身影里,一个悲惨的故事,刻骨铭心。1944年冬,韦绍兰背着周岁孩子,在逃难的路途中被日军抓去,孩子不久便夭折。她被关在房里,强行穿上日军服,专供日军蹂躏发泄。第一次是日本兵拿着刺刀逼着被强暴,之后每天要遭受五六次暴行。怀上“日本鬼的种子”后,她乘防备不严,逃出魔窟。第二年,生下了日本人的儿子,取名罗善学。 今年62岁的罗善学,从小饱受歧视,儿时他不懂:“为什么别人要骂我杂种、日本崽?”昨天,胆小的他面对记者,眼里噙泪:“小时候,妈妈说要我长大去当兵,我还弄不懂,其实妈妈是要我去报仇!我没出过远门,打不到他们(日本人),但我想听到他们对妈妈说声对不起。他们对妈妈不好,也不认罪,那跟畜生有什么两样!” 如今,母子俩相依为命,韦大娘时常上山采药,还养了四只母鸡下蛋,每周赶集卖得十几元钱,清贫度日。罗善学,从小就没人和他玩,至今孤身。落日西下时,他常独自在山坡地上呆坐,直到天色漆黑,山风骤起,妈妈呼唤他…… 首席记者 雍和 图/文 评论 070706109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