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7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A3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e生活·数码
第A09版: 目击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7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痛,并没随风而逝

雍和


  80多岁的韦绍兰,一次次抹去泪水,陪在一旁的儿子强憋着,此时没人言语,只有微微的抽泣声……

  昨天上午,中国第一家“慰安妇”资料馆在上海师大开馆,3位当年受害者,山西万爱花、海南林亚金和广西韦绍兰老人,一同控诉日军兽行。

  来自广西荔浦县新坪镇桂东村小古屯的韦绍兰老人和儿子罗善学,第一次跨出远山。韦大娘是今年6月刚站出来,挺身揭发日军性奴役罪行的“慰安妇”受害者;她还带着与日本兵生育的儿子。

  满脸皱纹,一身沧桑。母与子,单薄身影里,一个悲惨的故事,刻骨铭心。1944年冬,韦绍兰背着周岁孩子,在逃难的路途中被日军抓去,孩子不久便夭折。她被关在房里,强行穿上日军服,专供日军蹂躏发泄。第一次是日本兵拿着刺刀逼着被强暴,之后每天要遭受五六次暴行。怀上“日本鬼的种子”后,她乘防备不严,逃出魔窟。第二年,生下了日本人的儿子,取名罗善学。

  今年62岁的罗善学,从小饱受歧视,儿时他不懂:“为什么别人要骂我杂种、日本崽?”昨天,胆小的他面对记者,眼里噙泪:“小时候,妈妈说要我长大去当兵,我还弄不懂,其实妈妈是要我去报仇!我没出过远门,打不到他们(日本人),但我想听到他们对妈妈说声对不起。他们对妈妈不好,也不认罪,那跟畜生有什么两样!”

  如今,母子俩相依为命,韦大娘时常上山采药,还养了四只母鸡下蛋,每周赶集卖得十几元钱,清贫度日。罗善学,从小就没人和他玩,至今孤身。落日西下时,他常独自在山坡地上呆坐,直到天色漆黑,山风骤起,妈妈呼唤他……

  首席记者 雍和 图/文

  评论 070706109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