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7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A3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e生活·数码
    
2007年7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盆种“矮西瓜”,现摘现吃

马亚宁


  本报讯 (记者 马亚宁)见过像种花一样在花盆里种西瓜吗?昨天,记者在上海农科院瓜果实验基地看到,一种长在花盆里的“矮西瓜”正在抽蔓、结果。本月末,它将首次亮相2007上海盛夏农副产品大联展,展示绿意清凉的消夏新方式——市民自家阳台上种西瓜,夏日炎炎里,现摘现吃。

  “矮西瓜” 国产新品种

  让西瓜从地里顺利“移居”到花盆中的,是上海市农科院的矮生西瓜研究与利用技术。要知道西瓜家族世代“长袖善舞”——瓜蔓长三四米,让它们告别大田蜗居花盆,可不是件容易事。上世纪50年代,美国首次发现矮生西瓜变异类型,对其遗传特性研究后发现,容易生病,体质差,成熟慢是困扰“矮西瓜”生长发育的致命伤。

  几年前,上海农科专家从美国引进最原始的矮生西瓜材料,精挑细选上海本地优质早熟西瓜种质资源,经有性杂交和多代自交选育,最终成功改良“矮西瓜”,选育出个矮、优质、早熟、综合抗性较好的西瓜新品系,并选配出独具杂交优势的“矮西瓜”种源。种花盆个把月后,一株株的小西瓜亭亭玉立,瓜蔓最长1米,结出的西瓜足有2公斤重。绿花皮、红瓜瓤,吃口与甜蜜的大西瓜没有两样。

  对于寸土寸金的大都市,“矮西瓜”的最大优势在于节土。课题组组长,市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马国斌给记者算了笔土地账:上海周边西瓜种植面积约14万亩,每亩通常种700株。若采用“矮西瓜”新品种,种植密度可提高一倍,每亩栽种1400株,亩产量翻番。而且,瓜熟蒂落前,无需搭架和吊绳,帮农民节省栽培成本。

  家种西瓜 有情趣

  年长一点的人或许还记得,小时候学课文《发芽》时,回家种上几粒种子,看绿芽破土,心中满是兴奋和满足。可现在的小学生学到这里,多数只能死记硬背了——家里绿色盆栽不少,却很难看到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

  “‘矮西瓜’喜欢以花盆为家,很适合家养。对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更是难得的生活教材。”马国斌指点在家种“矮西瓜”,要记住“一插一摘”:埋一粒西瓜种子到花盆里,待生根抽蔓,插上三根小木棍,扶植瓜蔓向上生长。等到开花结果,摘掉多余的西瓜花,只留一株在枝头,这样结出西瓜个头足,味道好。

  夏日里,屋外艳阳高照,阳台上“西瓜树”绿意盎然。成熟后,摘西瓜,与家人一同分享,别有一番新颖的瓜趣。吃完了,若土质尚好,还能再种一茬。待到金秋十月,市民家中还可以再次“瓜果飘香”。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