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只大熊猫产下一对双胞胎 目前母子仨都健康平安 冯昌勇 |
据新华社成都7月5日电(记者 冯昌勇)7月5日13时左右,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一只大熊猫顺利产下一只雄性大熊猫幼仔,到18时30分,它又意外产下一仔。目前,母子仨都健康平安。 怀孕122天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张志和说,产仔的雌性大熊猫“蜀庆”今年8岁,经过122天的怀孕期,于今天产下了这对双胞胎。由于大熊猫一般只习惯带一只幼仔,为安全起见,科研人员把这对双胞胎幼仔中的一只取出来放在育幼箱中,每4小时会将幼仔交换到“蜀庆”身边。 经过饲养人员的称量和初生检查得知,先出生的大熊猫幼仔为雄性,体重达146.5克,头长3厘米,体长11厘米,尾长4.5厘米,胸围和腹围均为14厘米,健康状况非常良好。另一只大熊猫幼仔因在母亲怀抱中,性别体重尚不清楚,但科研人员从其叫声及外观判断,这只幼仔也很健康。 第二次生产 据张志和介绍,2004年,在“蜀庆”刚达到性成熟的第一年,就通过人工授精成功产下一只雄性幼仔。今年,在科研饲养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蜀庆”于3月初首次接受了与雄性大熊猫自然交配,第二次成功产仔,由于有过一次生育经历,“蜀庆”能够很好地抚育宝宝。 今年6月30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雌性大熊猫“冰冰”也产下一只幼仔,至此,成都圈养大熊猫人工繁殖种群已达62只。目前,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仍有7只雌性大熊猫处待产状态,成都圈养大熊猫人工繁殖种群有望继续扩大。 三难动物 大熊猫专家余建秋介绍说,大熊猫一年只怀孕一次,每次产仔一到两只。大熊猫的繁殖力较低,人工圈养的大熊猫,由于养尊处优,活动量减少,性能力更是直线下降。被认为是“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的三难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