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一路向南 徐东海 |
一路朝南,从上海到香港,再从香港到吉隆坡,亚洲杯的气息扑面而来。昨晚,伴着夕阳,3个小时的飞行终于抵达终点——吉隆坡。没有时差,甚至连温度和湿度也没什么区别,但香港却已在2300公里外的身后。坐上汽车,夜幕低垂,心情忐忑。未来的两周时间,一切都充满未知数。 从空中俯瞰下去,吉隆坡如同包裹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中。成片成片的棕榈林,成了这个热带城市留给踏访者的第一印象。或许是香港闷热的天气已经产生免疫力,以至于走出机场,传说中闷湿到极点的热带气候并未如期而至。马上想到,3个小时前,当朱广沪率领的国足大部队走出这扇大门时,老朱的心情应该相当愉悦吧。 第一次踏上马来西亚的土地,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熟悉的景物,经常浮现的中文,甚至是亲切的普通话,一切都那样的熟悉和自然。开车的司机姓戴,是华人,祖父从广东来南洋打工,于是在吉隆坡扎根。虽然已隔两代人,但小戴的普通话口音仍然非常纯正。闲聊之下得知,马来西亚有600万华人,国足能在大马进行小组赛,相比伊朗和乌兹别克斯坦,无论如何都算幸运吧。 吉隆坡的街头,亚洲杯的宣传海报和横幅少得可怜。对于足球水平一般的大马百姓来说,亚洲杯显然算不上什么盛事。在一幅大型海报上,卡希尔、朴智星、中村俊辅、卡利米4人赫然在目,显然,在大多数人眼中,韩国日本伊朗加上新来者澳大利亚,才是亚洲杯的夺冠热门。 徐东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