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股市成为全民风尚 经济红火还是泡沫现象 印度:“炒股热”直逼板球宝莱坞 袁原 |
|
打板球、看宝莱坞电影是印度国民的两大娱乐活动,几乎每户人家都参与。 随着印度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多印度人投资股市,跟踪股市走向在印度渐成全民风尚,覆盖程度直逼板球和宝莱坞电影。 德温德·辛格经营着自己的旅行社,以组织往返美国纽约旅行赚钱为生。听说朋友在股市上赚了钱,辛格去年第一次尝试着将部分积蓄投入股市,成为股民。 在印度,像辛格这样的股民大有人在。虽然没有具体数据统计,但印度越来越多媒体专门开辟股市评说服务,说明印度股民大军人数不一般。 股民大军热情高涨 时下,印度有3个全国经济新闻频道,相当篇幅用于报道股市动态,另有一个专门播报财经新闻的频道也在策划之中。此外,印度共有4份财经报纸在全国发行,还有10多份各类财经杂志。 印度不少主流报纸也视财经报道为重点。《印度斯坦时报》在全国发行1400万,这份报纸的财经版面位置显著,在国际新闻版面之前。 对于印度媒体和受众热衷股市的现象,美国《纽约时报》曾发表文章,题为《经济繁荣令跟踪股市成为印度的国民娱乐》。报道说:“印度人对股市痴迷的热情不逊于对板球和宝莱坞的喜爱。” 这阵股票热也波及到专门生产印度歌舞电影的宝莱坞。宝莱坞今年推出的新片《古鲁》(Guru)巧妙地反映了印度当前全民炒股的社会现象。 电影讲述一个印度村民成为商业巨头的故事。在电影高潮部分,一个出租车司机对成为公司首席执行官的电影主人公说:“多亏你的股票,我出得起嫁妆,嫁出了3个女儿。” 影片结束时,主人公对着坐满体育场的小股东讲话,承诺将把印度最大的公司打造成一家全球知名企业。他大声对股东们说:“告诉世界,我们来了!” 股市发展渐成规模 现实生活中,印度股市发展已成规模,为股民投资、企业融资提供新渠道。 汇丰银行数据显示,印度股民时下投资于股票与共有基金的资金占家庭储蓄的5%,而2003年只有1%的家庭储蓄用于股市投资。 随着投资增加,孟买证券交易所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共有3500家公司在孟买证交所上市,成交量可观。去年10月,孟买证交所市值一度达到7300亿美元。 2004年,孟买证交所SENSEX指数突破4000点。3年后,SENSEX指数已经超过14800点,7月4日收于14880.24点。 股民体验起伏滋味 有股市投资就有风险,印度股市也不例外。今年5月,孟买证交所挂牌企业最高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但进入6月之后又呈下跌状态,有时一天内下跌1%。 与其他股民一样,辛格也经历过股市的起起伏伏。辛格去年开户不久,印度股市就开始下跌,最大跌幅为30%。面对股市大幅低落,辛格没有恐慌。几个月后,印度股市又有回升,辛格在股市的投资升值10%。 回顾这段经历,辛格说:“你得有耐心。”辛格股市实战的另一心得是,对朋友们的建议再也不全盘照收。 涨跌前景看法不一 对于印度股市的起落涨跌,分析人士有不同看法。 认为印度市场趋于牛市的分析人士认为,印度消费者的财富积累与软件制造业等工业发展,为股市繁荣奠定了良好基础。汇丰银行印度共同基金负责人普拉卡什说,更多印度人将通过投资股市致富。 认为市场趋于熊市的分析人士则没有这么乐观。他们认为,投资者的盲目乐观导致印度股市出现泡沫。分析人士哈拉迪尔说,印度股市近四分之三的交易是当日完成,说明其中有不少人投机。哈拉迪尔说,如果问那些股民对某一只股票到底了解多少,“他们答不上来”。 证券经纪公司创始人塔卡尔认为,印度年轻人的参与是印度股市红火的另一个原因。他说,年轻的投资人通常更愿意承担风险,他们也更了解投资产品。塔卡尔说,这种冒险精神不仅与年龄有关,也与经历有关,这些年轻人不少都经营过自己的企业或从事过相关工作。 就连认为印度股市过热的分析人士哈拉迪尔也承认,自己的儿子也热衷炒股。“他挣了一堆钱,愿意将这些钱花在资本市场上。” 袁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