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7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A3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e生活·数码
  
2007年7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己咬自己”

张百年


  汉字有多音多义字、同音字、专用字,有成语,有组合的变异;在称谓上又有尊称、谦称、爱称、卑称等特点。因此,一不小心,就可能读错、写错或用错。

  《咬文嚼字》主编郝先生称:“电视是语言文字的重灾区”。他说的“电视”,不仅指电视台开设的采播、编播栏目,还包括它播放的电视剧。无论是前者,抑或后者,都存在文字之“灾”。前者发生在主持人、播音员或嘉宾身上;后者则多数发生在字幕上。由于电视影响面大,一旦搞错,就要误导他人,节目自身的质量也打了折扣。更何况,随之还可能影响一定数量的人,使之把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不当回事。

  日前,上海几位节目主持人主动陈述了自己的失误,比如,程雷说他曾将砀山梨读成“锡”山梨;林海将明星“出场”说成“出丑”;陈蓉说某外国女明星能否获奖“晚上就会知道她的下场”;更有一位主持人将向嘉宾“献花篮”宣布为“献花圈”。以上差错中,有的真是错得莫名其妙,已经非“不规范”所能涵盖。如今,他们已一致倡导掌握好荧屏用语,呼吁“向我开炮”。陈蓉还说,捉她错读一个字“奖金”一千元。

  生活和工作中,说错话、写错字的事,任何人都在所难免。关键是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努力改进,通过“咬文嚼字”提高文化素养,并加强锻炼切实提升心理素质,使之日见其少。写作者、主持人、影视演员,所有从事职业与语言文字有关的人,都要有这种负责的精神。对电视主持人而言,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不可能做到“脱口秀”。难得错一次还情有可原,如果多次错,一错再错,甚至是常识性的错,这就不能听之任之了。

  有勇气“自己咬自己”,又欢迎别人批评,目前的情形也就有可能慢慢改变了。这是好事。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