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咬自己” 张百年 |
汉字有多音多义字、同音字、专用字,有成语,有组合的变异;在称谓上又有尊称、谦称、爱称、卑称等特点。因此,一不小心,就可能读错、写错或用错。 《咬文嚼字》主编郝先生称:“电视是语言文字的重灾区”。他说的“电视”,不仅指电视台开设的采播、编播栏目,还包括它播放的电视剧。无论是前者,抑或后者,都存在文字之“灾”。前者发生在主持人、播音员或嘉宾身上;后者则多数发生在字幕上。由于电视影响面大,一旦搞错,就要误导他人,节目自身的质量也打了折扣。更何况,随之还可能影响一定数量的人,使之把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不当回事。 日前,上海几位节目主持人主动陈述了自己的失误,比如,程雷说他曾将砀山梨读成“锡”山梨;林海将明星“出场”说成“出丑”;陈蓉说某外国女明星能否获奖“晚上就会知道她的下场”;更有一位主持人将向嘉宾“献花篮”宣布为“献花圈”。以上差错中,有的真是错得莫名其妙,已经非“不规范”所能涵盖。如今,他们已一致倡导掌握好荧屏用语,呼吁“向我开炮”。陈蓉还说,捉她错读一个字“奖金”一千元。 生活和工作中,说错话、写错字的事,任何人都在所难免。关键是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努力改进,通过“咬文嚼字”提高文化素养,并加强锻炼切实提升心理素质,使之日见其少。写作者、主持人、影视演员,所有从事职业与语言文字有关的人,都要有这种负责的精神。对电视主持人而言,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不可能做到“脱口秀”。难得错一次还情有可原,如果多次错,一错再错,甚至是常识性的错,这就不能听之任之了。 有勇气“自己咬自己”,又欢迎别人批评,目前的情形也就有可能慢慢改变了。这是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