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7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A3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e生活·数码
第B08版: 阅 读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7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善待你的信用财富

刘琼


    信用,是中国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也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今天,信用所能创造的财富价值被放大,信用带给你的不仅是道德财富,而且还有“真金白银”的价值。

  从小到大都是安分守己的许薇认为自己的不良记录有点“冤”。

  许薇在北京某媒体工作,2005年底正赶上商业银行争相圈占信用卡业务,一家银行的推销员上门服务,为单位的员工集体办卡。看到同事都填写了表格,促销员承诺的可爱的礼物也眨着眼睛向自己招手,许薇没意识到自己包里已经躺着四五张信用卡,也就随手填了申请表。

  这些信用卡开通之后,许薇大都没怎么用过,它们和其他各种健身卡、贵宾卡、工资卡一起,躺在许薇的钱包里,直到不久前许薇买房子需要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个人信用报告中已有“污点”——自己忘给“信用卡们”缴年费了。

  第二张居民身份证

  记录许薇信用“污点”的,是2006年1月开始正式运行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截至2006年12月末,中国已有近5.33亿人的信用报告被收录在内,其中有信贷记录的超过6400万人,不仅包括个人的房贷、车贷、学贷、贷记卡、准贷记卡的透支记录,还包括个人提供担保的信息。

  “让个人过去的信用行为对未来新的信用活动产生影响,可以用制度约束个人养成重信用、守合同、遵守法律的行为准则和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全国工商联常委、全国政协委员童石军这样说。

  据悉,目前我国征信系统在全国的商业银行基层各级营业网点开通的查询终端有14万多个。随着数据库的日益庞大,商业银行在办理信贷业务的时候已把查询客户的信用报告作为审批的重要环节和参考。商业银行平均每天对征信数据库的查询量为:企业查询超过8万多次,个人查询则超过15万次。

  “如果没有这个系统显示的信用报告,银行放出去的不良贷款比例有可能会相应提高。”童石军告诉记者,通过查询征信系统,商业银行拒绝的企业贷款申请占企业申请额的比重达到2.5%,拒绝的个人贷款数量占个人贷款申请额的10%。

  童石军介绍说,在欧美的一些国家,信用已经成为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第二身份证”。以美国为例,每个人都有一个社会保障号码,人们的所有经济活动,比如领工资、纳税、储蓄等都要用到这个号码。国家专门设置有联网电脑记录这些资料,每个人的收入、纳税情况,特别是与银行的交往记录都可以通过电脑查到,银行根据这些个人信用信息来决定是否提供贷款及贷款额度的多少。

  央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长万存知介绍,中国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不仅包括个人信用信息,还包括企业信用信息。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2006年7月正式运行。

  不仅包括企业的借款、还贷的信息,从今年4月1日起,企业环保信息也将纳入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作为商业银行审办信贷业务的重要依据。今后有环保违法行为的企业将很难得到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因为一旦企业被环保部门勒令关闭,银行的贷款也将收不回来。

  污点伴终身?

  如果有一天,你因为曾经多次欠缴了电话费等,而在买房买车,或者申请其他的消费贷款时,被银行拒绝贷款,请不要惊讶。

  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不仅个人贷款信息、信用卡信息和为他人贷款担保信息等在个人信用报告中体现,甚至个人是否按时交纳公共事业费用的信息,以及法院民事判决、欠税等信息将全部记录入银行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

  目前,吉林省内6家电信企业的用户缴费信息都已经实现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对接,如果一个用户无故欠费超过2个月,相关信息就将被记入个人信用报告。中国其他省市的人民银行和电信企业也正在推进这项工作。

  此前,对个人征信报告一无所知的许薇了解到,曾经的失误给自己带来的麻烦十分不安和着急,“我真的不是故意的,现在补交信用卡年费,可不可以抹去自己的信用污点呢?”

  “不良信用一旦出现,即使当事人后来补齐款项,‘污点’也不会立刻被抹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桂田教授说。

  许薇的困惑是,难道因一时的失误就给自己的信用判死刑了么?

  黄桂田教授告诉记者,“由于个人种种不可控的原因,无法偿还银行的债务,这样的记录也不会永远存在。也就是说信用污点不会跟人一辈子,”他介绍说,在国外,个人信用的负面信息记录一般保存7年,中国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启用时间不长,但相关规定会尽快出台。

  但是,黄桂田教授同时也表示,在污点存在的这几年时间里,客户在办理银行业务的时候会遇到巨大的障碍。相反,信用良好的个人,能够享受到信用经济带给他的无限机会。如果您的信用报告反映您是一个按时还款、认真履约的人,银行不但能提供贷款、信用卡等信贷服务,还可能在金额、利率上给予优惠。

  去年,上海各大商业银行就对2005年3月17日以前的贷款购房客户,采取了无逾期拖欠均可享受比基准利率下浮10%的利率优惠。与此同时,上海多家银行纷纷提高了个人住房贷款逾期情况的罚息,从原来的按日罚息2.1个万分点,改为在贷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上加收30%至50%,个别银行甚至会执行央行规定的50%上限。信用产生的“真金白银”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信用

  既然良好的信用对现代人的生活如此重要,该如何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呢?中国人民银行有关人士表示,要想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个人应从以下三点着手:一是办理贷款、信用卡等业务时,向银行提供正确的个人信息并及时更新;二是要时刻关心自己的信用记录,定期查询你的信用报告。三是如果发现自己的信用报告出现差错,要及时申请更正。

  许薇对自己的“不良记录”耿耿于怀的同时,还寻思着,是不是只要不使用信用卡、不向银行贷款就不会留下不良记录,信用自然会好呢?

  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章政博士说,如果是仅仅在银行办理了普通借记卡的市民,平时和银行只是发生存取款关系,其银行信用状况则完全是空白,银行无法通过其信用历史对其进行评估。

  央行负责人表示,个人应当尽早建立信用记录,简单的方法是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例如可以向银行申请信用卡。“需要澄清的是,不从银行借钱不等于信用就好,因为没有历史信用记录,银行就失去一个判断信用状况的便捷方法。”

  但是,并不是多办信用卡就能提高自己的信用。

  “要善于使用信用卡。”章政博士说,“平时多使用信用卡消费,不仅可以利用信用卡的免息功能,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按时还款来增加自己的信用度。”但他也认为,拥有的信用卡以1至2张为宜,太多反而会对你的信用状况有所损害。他说,“对于有关银行对你发出的还款信息,要及时与银行沟通,不要认为数目少就不重视,结果会对你的信用记录产生非常大的负面作用。”

  “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自己的信用。”许薇事后总结道,“不然,在现代社会可真是步步维艰。”

  摘自《今日中国》2007年第6期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