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特稿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 ·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 · 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 · 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 · 投资理念
 第B06版:证券 · 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创意设计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7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善待落榜生

林 培


  最近在南京朝天宫旧书市场,淘得一九五六年八月八日一封油印的“致落榜生信”,全文如下:

  “周福申同学:一九五六年暑期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分配工作,已基本结束。由于你没有达到高等教育招考新生录取标准,因此未能录取。希望你继续努力,加强学习和工作,争取今后再行报考或通过其他学习方式来提高自己。”落款为:华东地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并盖有红色印章。

  尽管这封信语气稍嫌直白,行文略带生硬,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五十一年后的今天,我们透过这巴掌大的泛黄纸片,仍能感受到当时的社会关怀和温情,以及真诚的正面激励。料想当年周福申同学接到这封信,一定倍感亲切,陡增发奋的动力,说不定因此而影响了他的一生。

  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眼下又到一年发榜时,几家欢乐几家愁。“愁”的自然是为数不少的高考落榜生及他们的家长。面对“落榜一族”,五十一年后我们的社会,又该如何施以援手和善意?

  让每个学生都实现升学的理想,这显然不现实。那么,对落榜生我们的社会能否在尊重和关爱的层面上做得更实在、更人性化一些,让落榜的孩子和家长少感受一些冷漠和歧视,多得到一些关爱和感动,从而顺利度过这段情绪低潮期。老师和同学能否登门陪落榜学生散散心、聊聊天,及时掌握孩子的情绪变化,以防有什么意外。只要我们用心,相信今天善待落榜生的办法措施,一定会比五十一年前多得多。

  名在榜外,路在脚下。关键是自己要从挫折中奋起,脚踏实地,拼搏向前。而社会,对涉世未深即遭心理打击的落榜生,有责任为他们重振羽翼助一臂之力。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