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特稿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 ·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 · 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 · 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 · 投资理念
 第B06版:证券 · 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创意设计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 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7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精神,在这里弥漫开
——从“航展”上的油画作品所想到的

  ■ 弄宣 布上油画 谌孝安 作
  ■ 发生与选择 布上油画 许德民 作
  ■ 古城遥看 布上油画 方昉 作
  ■ 秋声 布上油画 陈纪仁 作
  ■ 威尼斯 布上油画 黄阿忠 作

  上海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国际性的展览举办得越来越多。在大型的展示中加入艺术展览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举措,这样的现象也是今天值得我们来探讨的。

  朱国荣

  这次的“畅想与卓越——2007第二届上海国际航展艺术家邀请展”,是首次在航展上开设的艺术展览,可以说,在大型展览中摆入了艺术展,是从文化的角度来显示和提升“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的精神。

  上海的油画素以多元为长,画家的艺术追求各有方向,艺术风格各不相同,由此汇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格局。从参与首届航展艺术家邀请展的画家阵营来看,年龄段基本集中在40岁至60多岁的中老年阶段。他们中有好几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海,乃至全国,是享有盛誉的中青年画家。他们都有过出国学习、工作、定居的经历,也都尝过在欧美艺术市场闯荡的酸甜苦辣的滋味。在他们作品里,常会带有某种对故土、对家园的怀旧情感。看他们的作品,也会勾起某些难以忘怀的回忆,如对流逝岁月的回忆、创作场景的回忆、艺术技巧的回忆等等。他们中还有一些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脱颖而出的中青年画家。20多年来,他们在上海油画界已经树立起自己的艺术形象和个人风格,写实的作品画得很有品位,抽象的作品独创一格。还有几位是新成长起来的年轻画家,他们少有框框,而且善于把握自己,知道怎样面对市场。

  参展者虽然不能涵盖上海油画的整体面貌,但也能体现出上海油画的艺术精神,即艺术的多元的、多视角的,是开放的、兼容的,是精致的、耐看的,是稍带甜味的、优雅美观的。它们适合于各种场合的展示,适合于家居的布置,其中包含了作品的格调,以及适中的尺寸。在这里,没有“审丑”的艺术,没有作秀的行为艺术,也没有离不开电视机、电脑的影像艺术和多媒体艺术,只有纯粹的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架上绘画。我虽知道策展人是以怎样的标准来挑选画家的,不过从参展画家的作品上却是可以看出些道道来的。它们给予观众的是美的享受,美的陶醉,美的启示。而这些,与整个航展的氛围是十分和谐的。

  不过,我认为,如果展览中,能够增加一些表现航空航天的艺术作品,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或者是另外什么样式的,以与主体展览形成默契和呼应,将会使艺术展显得更为丰富,更有意思。期待着明年的“航展”艺术展有更精彩的展示。

  (作者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美术评论家)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