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屏推新歌 为何这么难? ——从《同一首歌》新歌必删的做法说起 俞亮鑫 |
| ||
| ||
|
连日来,央视《同一首歌》连连遭到“炮轰”,除了明星们指责《同一首歌》有“霸王作风”、自己走商演路线却剥夺明星应有的酬劳外,也暴露出了一个荧屏老大难问题——推新歌难。 只能唱老歌 高林生曾经多次参加《同一首歌》的演出,但每次演唱的必定是一首老歌《牵挂你的人是我》。对此,高林生在博客上“诉苦”称,自己并非没有新歌,而是《同一首歌》每次都只让他唱这首歌,就算他在录制现场演唱了新歌,也会在最后播出时被删。 歌手臧天朔曾尝试用《爱在一起》换掉老歌《等到那一天》,事后,他却收到了《同一首歌》一工作人员发来的短信,称因为当晚臧天朔没有演唱《等到那一天》,不符合演出主题,他演出的画面将被剪掉,并请他退还全部演出款5万元。臧天朔表示,节目组如此做法“不厚道”,以后自己不太可能再参加《同一首歌》的演出了。歌星王杰原打算唱《一场游戏一场梦》和《别了,疯子》,可演出时,《同一首歌》栏目组却不让王杰唱新歌《别了,疯子》,对此,王杰也向节目组提出了质疑。 群起而攻之 由此可见,《同一首歌》对歌曲的取舍原则是:新歌必删。记者从圈内人士了解到,这除了与该节目经典、怀旧的定位有关外,一个更重要原因就是保证收视率。明星唱经典老歌,更易与观众互动,而一旦唱观众陌生的新歌,不仅现场气氛顿时冷清许多,更重要的是因此会“拖累”收视率。而歌星们希望唱新歌,除消除观众的审美疲劳外,更有推出自己新专辑的考虑。因此,歌星唱新歌的愿望和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要求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这样的两难问题,其他大型电视歌会也常常会遇到,如上海的《群星耀东方》、湖南的《超级歌会》等,但大多采取新老歌搭配的方式进行平衡,浓缩版在黄金档播出就只能保留经典老歌,非黄金时段播出的完整版才能新歌老歌兼顾。但《同一首歌》凭借着央视这一强势平台,新歌必删,只播老歌,最后终于使歌星们忍无可忍,群起而攻之。 确保收视率? 新歌难出,新人更加难出。有人说,央视春晚现在每年晃来晃去都是那几张老面孔。大型电视晚会上看来看去就是那些明星,且都以经典老歌来为收视率上“保险”。应该说,这是一条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之路,久而久之,观众听腻了老歌,新歌又难以涌现,最终将伤及大型电视歌会本身。但问题是,现在大家都只想收获而不想耕耘,只想要已经成名的老歌,不想要默默无闻的新歌,这使荧屏上大量老歌充斥,新歌却难觅踪影。殊不知,背后都是收视率在作怪。 荧屏大难题 当年,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都是在春晚上一炮打响的,然而,近年来,我们的大型电视晚会推出过什么新歌呢?以前,电视连续剧《渴望》《便衣警察》《水浒传》《上海滩》的主题歌传遍千家万户,而如今,随着连续剧片头片尾被插播广告,歌也变得断断续续而不成其为歌了。荧屏推新歌成了一个大难题。 首席记者 俞亮鑫 评论 0707081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