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贪官算账” 周德群 |
“为争取宽大处理,我彻底坦白交待了自己的全部犯罪事实……通过财产清算,仅剩九十平方米的住房以避风雨,其实也家徒四壁了。我服刑期间及释放后的生活,还有赡养八十多岁母亲的费用,全靠我妻子每月千元的工资。假若我不犯罪,我还可以工作十年,退休后再活十年,这二十年工资、退休金可达六十万元。一反一正,经济上损失惨重……”这是因受贿一百三十六万元,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的安徽省阜阳市政协原秘书长徐波,在一次“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大会”上为自己算的一笔账。 无疑,贪官徐波算的是一笔痛苦账、悔恨账。不过,这笔账已经算晚了。如若头脑清醒,未腐早算“得失”,清清白白为官,老老实实做事,便无此“何必当初”了。 其实,人的一生充满了得与失。面对得失,谁都需要反复权衡取舍。只是不同的“算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围绕党和人民的利益“算账”,算出的是高品位、高境界。党的好干部孔繁森从自己工资中掏出钱来抚养两个孤儿,他算了一笔把孤儿培养成人成才对国家的贡献账,算得同志们点头称是。反之,专打个人小算盘,整天算着趁自己还在官位上如何多捞钱,势必会算晕了头脑,算失了方向,最终陷入犯罪深渊而不能自拔。腐败分子成克杰、李真、徐波等人莫不如此。 古来就有“三省吾身”之说。为官者面对手中的权力,当每日保持一份清醒,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凭自己的应得俸禄过日子,守护好属于自己的那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心安理得地汲取使用,供自己和家人过幸福安康的日子。否则,天天嫌“井水”不满,利用职权变着法子捞不义之财,坑害国家和人民,虽然私欲一时得以满足,但终究会将自己“淹没”的,甚至连自己的那口“井”也丧失了。值得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