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务连 徐贵祥 |
《历史的天空》作者徐贵祥近日推出新作《特务连》,本报今起连载其中的部分内容:30年前,牟卜参军来到特务连。后备军官之一陈骁,思想敏捷,意识前瞻,但爱情事业双双磨难,后在应对现代战争的课题中脱颖而出,成为卓越的陆军指挥官。新战士牟卜被安排在炊事班喂猪,后在耿尚勤的暗中指导下,发奋图强,几年后成为特务连连长。该小说即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1.我们特务连的兵确实不是一般的兵 最初听接兵的一班长陈骁说我们当兵的那个连队是特务连,我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但也有个别人想法出奇,我在火车上刚刚认识不久的湖北兵武晓庆就趴在我耳边说了一句,当特务也没啥不好,你看电影里的特务都是吃香喝辣的,还很神气,要是走运了,还能遇上女特务呢。 我们的北兵营是一座货真价实的兵城。在这块方圆五公里的地盘上,集中了我们二十七师除了坦克团以外的主要部队。关于北兵营的布局情况,我是当兵好几个月之后才逐渐弄清的。我们师属汽车营的南边是一个更为了不起的部队,海军航空滑翔学校。想想吧,既是海军,又有航空。也就是说,想当年,在北兵营最繁荣的时候,陆海空三军都有。不过,现在的海军航空滑翔学校只剩下了一个留守处,还有一百来号人。人是少了点,但是在北兵营可以说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这一百多个人里面有一个女兵分队,女兵分队里有五朵金花,五朵金花在我们北兵营几千名陆军官兵里,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光芒万丈。 营房西边有一片空旷的地盘,方圆十几公里大,原先是海军航空滑翔学校的飞机场,海滑迁走之后,就废弃不用了,只剩下几条跑道,中间长了一些北方的干草,还有一些零星的建筑和废墟。秋冬季节,显得很荒凉,正好可以作为我们野外训练的场所。从训练场的设置上,我们隐约知道了,我们特务连的兵确实不是一般的兵。训练场上有三大技术设施,特种技能设施,攀登越障设施,还有通信、侦听、摩托驾驶、单兵格斗、上刀山下火海等等。 第一次整队熟悉这个训练场的时候,代理排长兼一班长陈骁站在队列前面,很自豪地跟我们说,同志们请注意,从我们的训练场上你们就应该懂得一个道理,我们特务连是干什么的呢,我们特务连是陆军所有兵种功能的综合,我们特务连就是战争中的幽灵,地上的战斗全明白,天上海里的战斗明白一半。什么叫四两拨千斤,我们特务连就是四两,重大任务就是千斤。所以,从现在开始,你们要严格训练,要有脱胎换骨的决心。谁怕吃苦,尽早提出。 应该说,刚开始的兵旅生活我过得还算不错,学习三大条令,学习新兵须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这些脑力劳动我不怕,我的记忆力好,理解力也还行。我们的教员,也就是连队干部或者班排长提问的时候,我总是抢着回答。还有办黑板报。我在读高中的时候就写过大批判文章,练得一手漂亮的仿宋字,所以我们新兵排的黑板报主要由我承担。 那时候我很得意,觉得开端不错,第一印象不错,起点不错。得意中就老做美梦,幻想自己成了特务连的才子,成了特务连的后起之秀。可是没过多久,我就感到现实和愿望差距很大。首先遇到的难题是队列训练,我很不习惯。我这个人的特点是,动脑子动嘴行,动手能力差。尤其是特务连,做什么事情都讲究速度,吃饭要快,睡觉要快,连上厕所都要快。而快速反应恰好是我的弱项。我比武晓庆和张海涛他们更倒霉,负责管教我的新兵班长恰好是王晓华,这伙计的脸上基本上没有笑容,如果有笑容,那一定是冷笑,或者是狞笑。但据说这伙计和陈骁、耿尚勤都是师干部科备案的干部苗子,带兵很有一套,随时准备当军官。 新兵集中训练一段时间之后,总是要分到老兵班的。这里面就有讲究了。按照当时约定俗成的规矩,分兵的时候先由各班班长挑选,然后由排长和连首长调整。实际的情形是,分兵的工作早在分兵之前就已经八九不离十了,哪个班长挑选哪个,包括排长同意哪个,事先都有勾兑。到了连首长那里,基本上尊重班排长们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