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来信来论
 第A08版:特奥专版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万象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19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0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1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4版:求职·外语培训
 第B25版:求职·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培训资讯
 第B27版:求职·移民沙龙
 第B28版:求职·留学动态
 第B29版:求职·考证·留学
 第B30版:求职·留学沙龙
 第B31版:求职·留学指南
 第B32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33版:求职
 第B34版:求职·招聘·自荐
 第B35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B36版:求职·教育培训
    
2007年7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鲁迅与周作人之间
——谈《鲁迅与周作人》
张 洪


  鲁迅与周作人这对亲兄弟在1923年失和之前,感情一直很好,甚至可说是相亲相敬。42岁的长兄和38岁的二弟,在步入中年的成熟岁月,却永远地分了手。巨匠大师为后世留下的精神财富和寻路之旅,吸引着我们探寻和追踪的目光。

  鲁迅1936年去世,31年后周作人去世。兄弟二人对于20世纪的中国文学和文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存在。《鲁迅与周作人》(辽宁人民出版社)一书的作者孙郁,秉持着不断趋近两位先哲的心态,撰写了这部抒写胸臆的“徘徊”之作。作者解释徘徊的含义,因为身上附着鲁迅和周作人两个灵魂,便常常在崇高与平凡,悲慨与闲适之间徘徊。

  兄弟二人的初梦寻路,恩怨殊途,荣辱开合,里外正反,格调趣味,既为心灵的互证,又是后世的文化标本。去倾听感悟智者的声音,回溯到往昔的现场,我们发现,很多时人和后人纵使于包装,其实始终未走出大师的身后。

  本书读后,让我们不再轻信一些简单的论断和繁博的引证。不着边际,捕风捉影的流言更是灰飞烟灭。仅举一个侧面,兄弟间从友谊、反目、攻击,到最后的理解,中间的很多事情,说不清楚。鲁迅曾花费十几年心血整理《会稽郡故书杂集》,序文是鲁迅写的,署名却是周作人。在故乡印制时,也执意以弟弟的名义出版,并不签自己的名字。《域外小说集》合订出版时的序言,也是哥哥执笔,弟弟具名。弟弟不亲自说明,哥哥做的事我们无从知道。

  鲁迅始终把二弟视作文坛重要的人物,看重他撰写和翻译的图书。去世前几天,枕前还放着周作人的书,时不时翻阅着。周作人在晚年与兄弟的交流,都凝结在他笔下《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等书中,两人世界中动人场面得以精彩浮现。三弟周建人1983年逝世前留下的《鲁迅与周作人》一文,总结两位兄长的沧桑,作为自己一生中最后的重要文字公之于世,其意深焉。

  这本书值得一读。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