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音乐 热爱生命 ——读《世纪琴缘·谭抒真传》 宓正明 |
“在我的一生中一刻也离不开音乐。没有音乐生活就失去动力、失去乐趣。音乐就像空气和水,我不能想象没有音乐生命怎能延续下去。”这是我国小提琴界一代宗师、上海音乐学院原副院长谭抒真先生的名言。 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世纪琴缘·谭抒真传》,作者朱永珍以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描绘了谭抒真先生不平凡的一生。 谭抒真的父亲是一位医师,又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他“从朦胧记事起就记得父亲拉小提琴的模样了”。在河南开封初读小学,街上一支军乐队只要给谭抒真碰上了,“像这位少年那样虔诚地跟着一路走的,也就是绝无仅有的一位了。”后来,谭抒真在北京定居,王府井大街附近的一支乐队“有人敲铜鼓,有人吹小号,也有拉提琴的。”每到此时,少年谭抒真“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军乐队边走边听”。 除了李勖刚等中国提琴老师之外,谭抒真还先后求教于俄国人霍洛舍夫斯基、欧罗普、奥地利人施特劳斯、荷兰人海斯特、捷克人克尼希、意大利人富华和德国人卫登堡等名师,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他先后师从了不同学派、不同风格的9位提琴家,得以博采众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上他精通英、日、德、法四国外语,浏览了几乎全部重要的小提琴文献。这使他得以在中国小提琴乐坛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领军人物。谭抒真是梅兰芳之后又一位海外名誉博士,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小提琴史。谭抒真教授在上海音乐学院的领导岗位上工作了53年,和贺绿汀院长等领导一起,把上海音乐学院办成了一所具有世界声誉的音乐学院。 多才多艺是谭抒真的一大特点,他不仅小提琴演奏技艺高超,还精于提琴制作,他手制的提琴“不仅外观是一流的,声音更是一流的”,他拥有60多年制造小提琴的历史;他的摄影艺术在上海音乐学院也是有名的;他的绘画技艺几乎无师自通,到了90高龄,“他的手始终不抖,既能稳稳地持琴,又能平稳地执笔作画”,“一个94岁的老人为他已90多岁 的爱妻画像,作为结婚70周年的礼物,这可能在绘画史上也是个奇迹。” 据悉,为了纪念谭抒真先生诞辰100周年,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同时还推出了由华天礽、桑广敏和谭国璋主编的《谭抒真音乐文集》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