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来信来论
 第A08版:特奥专版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万象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19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0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1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4版:求职·外语培训
 第B25版:求职·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培训资讯
 第B27版:求职·移民沙龙
 第B28版:求职·留学动态
 第B29版:求职·考证·留学
 第B30版:求职·留学沙龙
 第B31版:求职·留学指南
 第B32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33版:求职
 第B34版:求职·招聘·自荐
 第B35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B36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12版: 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7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 传

曹国胜


  我生于抗战胜利之时。由于母亲体弱多病,我从小是由外婆扶养的。外婆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每逢某某菩萨生日,寺庙举办佛教盛事,外婆必定带我前往。她平时还常给我讲佛经中要如何做人的种种道理。

  我清楚地记得,解放初期,尽管我们家境清贫,外婆还是收留了和我爸一道从乡下来的师兄。爸爸的师兄就住在我们家,给别人做些衣服挣钱糊口,直至公私合营进了厂。该师兄没结过婚,无儿女,每当发工资日他就会买点东西孝敬外婆。他因病去世时,外婆拿出一个存折本,讲:“这是阿德以前给我的零用钱,我一直存着,现在他走了,就用这钱给他送终办后事吧。”母亲拿着这钱精打细算地为他办了后事,多余的用在了以后阿德叔的祭日上。

  外婆的美德影响着全家。“三年困难时期”,妈妈把每月少得可怜的大米给外婆烧粥吃,我们吃的是各种杂粮和面粉(上海人不习惯吃面粉)。而外婆每当吃粥时,又总会盛出一碗给隔壁的孤老太,并总是叫我送过去。其实,当时外婆并非腿脚不便,她通过这来培养我孝敬长辈。后来我工作了,成家立业有了孩子后,每当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我也用此方法,叫老太太或年幼的儿子送到长辈面前。中华民族的尊老爱幼的传统是在家庭中“润物细无声”地传承的。

  记得儿子读初二时,一天中午他回家吃饭,突然对我说:“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因爸爸去世得早,妈妈工资低,家又住得远,不要说吃上午的点心,他根本没钱在学校包月,中午饭有时没有吃。回家他也是走一半路后再乘车的。我看这样不行,就把他带到我家来了,现在他人在楼下,你看……”我当即说:“快叫他上来吃呀!”从那天起直到中学毕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除了给这位同学回家路费,还给他一些买学习用品的钱。我单位里发什么吃的东西或奖金也给他一份。有时给他水果吃,他总说回家和妈妈一起吃。我心里感动,也真高兴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他已懂得怎样做人了。现在他和我儿子一样通过自身的努力已是事业有成。在我60岁生日时,从不收礼的我破例收下了他送来的一束非常漂亮的鲜花。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