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广 告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 告
 第A21版:广 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周刊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2007年7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45年前的那声表扬

桂兴华


    老西门已经让我不认得。上海第21中学已经消失。但我清楚地记得:1962年,我初二(8)班的班主任、教政治的张老师,她那张圆圆的脸。

  张老师总剪着短短的头发,年纪跟我妈妈差不多。她撑在讲台上的手,说明她的个子不太高。她注意到我,是因为我在全校时事知识比赛中得了第一名。我答出了肯尼迪是美国第35任总统,答出了第26届世乒赛的各项冠军。那天上午的政治课,正课还没有开始,张老师就大声表扬了我,说:“中学生这样关心世界,很好。”我心里的高兴劲真是没法形容。我从没被老师夸奖过。从那一刻起,我仿佛长大了。而在此以前,我只是一个调皮的小队长,下午放学后总爱与同学打玻璃弹子,打到天墨墨黑。

  过了几天,14岁的我很胆怯地把一份想申请入团的信放到了她堆满作业簿的办公桌上。仅隔了一个中午,当我准备去交图画作业经过张老师办公室门口时,被她喊住了。我第一次离她这么近。还没等我开口,她就笑着跟我说:“信,我已转给团总支了。我跟语文老师商量了,叫你当课代表。南市区图书馆离你家近,以后我给你搞一张借书证。”她发觉我捏着一张铅化纸,便问:“能让我看看吗?”我很不好意思,因为我已经迟交了。我铅笔盒里只有一管残剩的深蓝颜料,只得用水在盘子里把蓝色化成各种层次,图案设计的画面十分单调,但张老师看了以后却说:“你很会动脑筋啊。”

  后来,我成了班里的第一个共青团员,开始在报上发表作品,开始主编学生会的一长排黑板报。常常是边动粉笔,边在心里想句子。有一天,金黄色的晚霞洒满校园,我在围着看出黑板报的人群里,发现还有张老师那张熟悉的笑脸。

  谢谢你,张老师!现在我明白,我当时的热情就像炉膛里一簇小小的火苗,完全是被你的鼓风机使劲煽旺的……  诗人  桂兴华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