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战舰”犁出波澜壮阔航迹 ——记中国海军第一支驱逐舰部队的成长历程 钱晓虎 |
|
2007年初夏,蔚蓝色的洋面上出现一支由多舰种组成的特混编队。桅顶悬挂的八一军旗猎猎作响,中国海军舰艇又一次跨出近海,砺兵大洋。 平静的洋面上,一场紧张惊险的信息化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如火如荼上演:防区外探测、强电磁干扰、超视距攻击……各种侦察与反侦察、攻击与反攻击、干扰与反干扰手段轮番上阵,一时间让人眼花缭乱。 已实现隐蔽接敌的我新型驱护舰编队抓住对手雷达目标短暂丢失的有利时机,向“敌”舰艇编队发起突然攻击,数十枚导弹吐着长长的火舌雷霆出击,来犯之“敌”很快覆灭于大洋之上! 目睹新型海上编队的强悍战力,随舰督训的北海舰队某驱逐舰部队部队长魏钢思绪万千。50多年来,共和国的这第一支驱逐舰部队,经历了人民海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1.“四大金刚” 承载着新中国的海上强国梦 1949年,战争的幽灵在中国海上徘徊,这让新生的共和国的领袖们寝食不安。 1953年2月,抗美援朝的战火还在燃烧,毛泽东主席登上人民海军战舰视察。在长江舰,他与水兵们一起生活了四天三夜,连续5次写下“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题词。第二年,在国防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为海军划拨巨款,从苏联购买4艘驱逐舰。 1954年10月26日,中苏双方在青岛举行交接和命名仪式。这4艘驱逐舰分别以鞍山、抚顺、长春、太原等我国工业重镇命名,被海军官兵称为“四大金刚”,人民海军第一支驱逐舰部队从此正式成立。 人民海军现代化征程由此开始艰难起航。没有设备图纸,官兵们利用装备检修的机会,拿出粗糙的草纸“照猫画虎”;没有操作规程,战士们利用每次出海训练的机会,一点一滴地积累总结……共和国第一代水兵凭借“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点点熟悉、掌握舰上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原理。 两年后,在叶剑英元帅指挥的辽东半岛陆海空三军协同演习中,人民海军官兵就熟练地操纵着这些海上“金刚”,加入作战序列,比苏联海军教材规定的时间缩短了一半。 1964年,“鞍山”舰在舰队、海军组织的夜间满载布雷和火炮射击比武中获得一等奖;“长春”舰信号班被海军评为“通信尖子分队”,并为贺龙、陈毅、叶剑英元帅进行了现场汇报表演,荣获总参“视觉通信一等奖”。 上世纪70年代,“鞍山”“抚顺”两舰组成编队第一次通过台湾海峡,参加打捞“阿波丸”沉船护航警戒任务,创造了该型驱逐舰在海上连续航行锚泊75天的历史纪录。 共和国的领袖们惦记着“四大金刚”,因为它们承载着共和国的海上强国梦。周恩来总理曾先后两次登上“鞍山”舰,为“鞍山”舰题词。 2.“济南”舰 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驶向大海 人民海军在艰难中向前跋涉,世界也在关注着新生的中国海军。1971年12月31日,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首舰“济南”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的序列,舷号105。 1979年8月2日,邓小平登上“济南”舰进行了长达6小时的海防视察。在与官兵交谈中,他强调,海洋不是护城河,中国要富强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海洋。他随后题词:“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 勇敢智慧的水兵勇敢地承担起“开路先锋”的重任。他们在陌生的海域战风斗浪,安全航行5万多海里,实际使用武器200余次,发射各类导弹、炮弹及反潜鱼雷、火箭弹近万枚,圆满完成了1000多项新装备试验任务,获得300多万个宝贵数据,为国产战舰的改进、定型作出了重大贡献。1983年,中央军委为他们荣记了集体一等功。 1980年5月18日,中国首次向南太平洋成功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一支飘扬着“八一”军旗的大型编队奉命为试验船队护航,第一次驶出领海,跨过岛链,穿越赤道,犁开了人民海军在南太平洋上的第一道航迹。全世界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国家在我南沙主权、海域划界和资源等问题上无理挑衅,“济南”舰、“开封”舰、“大连”舰官兵义愤填膺,奉命出击。在历时270天的时间里,先后7下南沙,航行数千海里参加军事斗争,为维护祖国的海洋权益和尊严作出了重大贡献。 3.“海上先锋舰” 向世界展示中国海军形象 以驱逐舰为核心的海军装备建设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1994年,以“哈尔滨”舰为代表的国产新型导弹驱逐舰正式服役。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风尘仆仆登上战舰,挥笔写下了“做驾驭新型战舰的开拓者”的题词。 新一代的水兵把提高远海作战能力作为目标努力追求,成功进行了新型战舰武器系统全功能开发训练,提高了对空中、海面和水下多个目标的立体攻防能力,率先完成了海上立体补给和舰、机、潜三维协同训练,在飞机引导下成功地进行了导弹超视距攻击等上百项新课题训练。2003年1月8日,“哈尔滨”舰被授予“海上先锋舰”的荣誉称号。 海军舰艇频繁地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海军形象。2002年5月15日,在郑和下西洋近600年后,由“哈尔滨”舰的姊妹舰 “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担任旗舰的海军舰艇编队,开始了中国海军的首次环球航行。舰艇编队跨越三大洋,远涉五大洲,先后抵达新加坡、埃及、土耳其、乌克兰、希腊、葡萄牙、巴西、厄瓜多尔、秘鲁等10个国家的10个港口,总计航程33126海里,历时132天,充分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 驾驭新型驱逐舰的官兵一刻也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2004年以来,他们以精湛的技艺、一流的水平,先后与英、美、法等近10个国家举行了海上联合军演,并连续5年被总部评为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连续6年被海军、舰队评为管理教育先进单位。 4.新一代战舰 综合作战能力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海军的发展步入又一个春天。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中央军委审时度势,对海军建设给予了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信息化含量更高、综合作战能力更强的新一代主力战舰又驶进了支队官兵的视野! 新一代导弹驱逐舰装备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防空导弹系统和反舰导弹系统,雷达探测能力显著增强,排水量大大增加,具备远程超视距打击、中远程区域防空能力,信息化综合作战能力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驾驭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战舰的官兵倍感肩头责任重大。他们瞄准未来战场,利用仿真平台练谋略、练协同、练指挥、练战法,感知信息化战场环境与作战对手,在越来越逼近真实的对抗演练中体会未来海战,有力地提高了驾驭新型战舰和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和素质。 这是前不久发生在黄海某海域的一场强电磁环境下的抗击导弹演练—— “导航系统受‘敌’电磁干扰!”舰艇编队在向某作战海域航渡途中,突然受到“敌”电磁攻击,舰艇位置、航向从电子海图显示屏上消失。“马上实施备用方案!”海图室紧张得让人窒息,航海部门很快准确推算出编队转向点及转向等各要素。 “高速飞行小目标!”1号舰雷达抓住来袭目标,还未来得及向2号舰通报,数据传输系统遭受干扰。观通与情电部门密切配合,数秒钟后,反干扰成功。“参数传递成功!”得到数据支援的2号舰成功地对来袭导弹实施欺骗干扰;同时,两舰的近防系统同时开火,密集弹幕将来袭“导弹”拦腰斩断…… 弹指一挥间,沧海变桑田。共和国四代驱逐舰,见证了人民海军波澜壮阔的历史航迹。在喜迎建军80周年的日子里,中国海军第一支驱逐舰部队正以更加豪迈的英姿,阔步挺进在现代化建设的航道上! (解放军报供本报专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