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农村垃圾“结伴”发电 王宏伟 吴伟刚 |
本报讯 7月2日上午10时,宜兴市官林镇笠渎村。66岁的保洁员宗行南和往日一样,拖着一辆拖车,在村里收集垃圾。宗大叔负责将村里240户人家的垃圾运往村里的收集站,最后进入焚烧炉发电。垃圾发电,改变了农村垃圾随意丢弃的生活习惯,宜兴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垃圾处理城乡全覆盖的县级市。 位于新街镇蒲墅村的光大环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总投资2.38亿元,厂里平均每天垃圾处理量在320吨左右,日均发电量10万千瓦时。 据悉,宜兴市近2年共投入5亿元建成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发电体系。从今年4月1日起,宜兴市农村垃圾处理实行“组清扫、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运作模式,“串”起了一个集束聚拢式的80万农村人口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不仅使城区和农村的生活垃圾消失于无形,而且还变废为宝,产生了新的效益。 (王宏伟 吴伟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