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公众服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新民晚报·特刊
 第A18版:新民晚报·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 广 告
 第A2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广 告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专 题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7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007年中报告·地产大佬看大势之二
细分需求主导市场走向

  张玉良   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

  上半年上海楼市总体平稳发展,从绿地的销售业绩看,成果好于年初的预期,而与销售业绩相比,我们更乐意看到的局面是,经过两年多来宏观调控的洗礼,目前市场已经比较健康成熟,这为上海楼市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一个市场是否成熟是由供求两个主体决定的,供应主体和需求主体成熟了,市场的成熟也就水到渠成。

  从需求主体看,消费者心态已逐步走向成熟理性。2005年,上海楼市受宏观调控影响比较大,消费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经过一年多的观望,2006年以来,消费者置业渐显理性,刚性需求逐渐支撑起市场运行的动力,绿地产品的销售数据也表明,2006年以来,投资、投机者已基本绝迹,在写字楼产品中,投资者的比重不高,住宅类产品几乎100%以自住为主。

  从供应主体看,房企投资、开发更具理性,一方面宏观调控带来市场压力,另一方面相关政策界定了更严格的规范,这些促使了市场上还在运作的房企以更加成熟的姿态生存。

  两轮宏观调控对市场基本面进行了梳理,将导致市场不健康的因素剔除,保证了机体的健康,而消费者自住、刚性需求也尚未得到满足,因此,下半年,上海楼市会继续平稳发展,不太会有剧烈的震荡和波动。

  在楼市步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时,开发商并不太可能像以往那样普遍受惠,宏观调控后,市场正在进入越来细分、越来越专业化的时代。

  2007年上半年,市场上最主要的需求是自用性需求,但面向最广泛客层的产品并不受到欢迎,市场需要针对性强的产品,在绿地的产品线中,与老年人、新上海年轻人等细分客层需求对接的产品,销售形势良好,“新里”、“老街”等绿地品牌项目的系列产品,在各地都进入了销售榜的前列。

  因此,虽然当前宏观经济运行良好,老百姓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房地产业将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发展空间广阔,但若想分享这一良好的发展机遇,开发商必须要转型,对用户的需求细分并进行消化,并发展自己的专业化以对接这种需求。

  实施全国化战略的绿地,首先会大量拓展项目,以保障可持续发展,其次在产品层面上,会研究如何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今年下半年乃至未来的一段时间,产品、品牌创新将是绿地的主要任务。

  绿地不会刻意地寻找转型之路,我们更看重一个企业的适应能力,需求特征是主导一个市场的根本,只有能根据市场不同阶段的变化,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调试企业的开发、运行模式,这样的生存发展才是无限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