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公众服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新民晚报·特刊
 第A18版:新民晚报·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 广 告
 第A2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广 告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专 题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7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手记】
难兄难弟

徐东海


  马来西亚华人众多,中文报纸自然不少,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报纸有《星洲日报》《南洋商报》等。翻阅最近几天的中文报纸,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于即将出征亚洲杯的马来西亚队,这些主流报纸不仅惜版如金,报道也充满炮轰的火药味。其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月前,国足在北美拉练遭遇惨败时,国内媒体的口诛笔伐。

  向吉隆坡的一些华人打听之后,才清楚原委。足球在大马曾经风靡一时,上世纪90年代初,马来西亚国内联赛十分红火。不过,之后假球、黑哨盛行,赌球之风一度到了“人人自危”的程度。民间和媒体对于马来西亚足球的抨击和批评几乎延续了10年,但收效甚微。如今大马足协虽然想“收拾旧山河”,但早已千疮百孔的躯体要想复原,谈何容易。

  多么相似的历史,多么相似的近况,不得不感叹国足和大马原来是一对难兄难弟。亚洲杯对两支球队而言,最大的意义或许就是一块遮羞布。即便国足进入四强,朱帅保住帅位,媒体和坊间的质疑声也不会减少。而大马假如真能爆冷,从中国、伊朗这些强队身上拿分,也不见得能让心灰意冷的马来西亚球迷放弃英超,看自家联赛。

  今晚,马来西亚国家体育场,两支命运多舛的球队注定将有一支球队成为彻底的失意者。2004年,马来西亚国奥曾让沈家军痛苦至极,而2005年,征战科威特的大马国足,1比6惨败间接导致国足在广州饮恨。对国足来说,阵中不少球员都是那两场比赛亲历者,不为中国足球,为了自己,也必须争口气。   徐东海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