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法治视窗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休闲周刊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国情车趣
 第B14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5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6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求职
 第B22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3版:求职·留学·培训
 第B24版:求职·教育培训
    
2007年7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拖车绳

梁晴


  自从我女儿女婿买了一辆越野车之后,他们就老抱憾它的用武之地太少。有一次我跟他们到郊外去玩,无意中发现一条破败的山路,我女婿居然开着车子,在这段山路上载着我们来回疯狂颠簸了四趟。

  他们的车子被取名叫“小强”,和主人一样精力过剩,美中不足的是它只有两驱,有一次陷在某个湖畔的泥坑里,后轮悬空,使足了力气也上不来,后来不得不打电话向车子的4S店求助,救援者跑了好远赶过来,好不容易用另一辆越野车的力量把“小强”拖出来。此时天已黑尽,救援人员分文不取,驾着受伤的车离去,令小两口感激不尽。

  真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从遭遇过那一次尴尬,他们就买了一根拖车绳放在后备箱里,准备随时救别人的车子于水火。

  某日,终于遇到一辆小面包车陷在公路边的沟里,女婿兴奋地把“小强”在抛锚车的前方停好,刚刚把拖车绳的钩子挂上对方的大杠,抛锚车忽然轰隆一声,被众多热心的路人推出了路沟。

  第二次悲惨的故事重演,在他们忙着往一辆抛锚的名牌小轿车鼻子上挂拖车绳的时候,路人们七手八脚垫在小轿车悬空驱动轮下的石块发生了作用。

  在南京这个极其不缺乏古道热肠的地方,我女婿很担心他的拖车绳永远没有一显身手的机会。有一天他若有所思,说:“也许我更应该在‘小强’的后备厢里放上两个大沙包。”

  我问为什么,女婿说:“沙包具备短兵相接的优势,当别人到处找砖头石块的时候,我的沙包已经捷足先登了。”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