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驰电掣讲速度 徐 鸣 |
人们常用“风驰电掣”来形容火车速度。从2007年4月18日起,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全国主要干线动车组运行速度提高到时速200-250公里。这是中国铁路史上新的里程碑。 每小时行驶200公里至250公里,概念比较抽象。讲得具体些生动些,也就是500米以外动车组列车只需9秒钟即可到达横穿铁路行人面前,真是快得要命! 如今赴距离上海126公里的无锡,D456次列车仅64分钟便能抵达。但大家是否知道,沪宁铁路(现称沪宁线)刚开通时,火车从上海开到无锡需要多少时间?根据1906年5月18日沪宁铁路总管理处颁布的火车时刻表显示:4小时16分钟。足足比动车组多耗了3倍时间。我推算100年前火车运行速度大约在40公里左右(去掉中间停靠真如、南翔、昆山、唯亭、苏州、浒墅关、望亭七个站所花费时间)。 铁路,是人类文明进步象征,曾被马克思誉为“现代工业的先驱”;孙中山指出:“铁路实为强国之第一要。”中国铁路自1876年12月1日吴淞铁路正式起步,其线路全长14.5公里,起点、终点站设在今河南北路塘沽路口与吴淞镇。吴淞铁路公司发布的上海至江湾火车时刻表是中国铁路首张火车时刻表,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表达。当年上海河南北路站每天发出6班列车,分别是上午七、九、十一时(星期日除外),下午一(星期日除外)、三、五时;同样吴淞江湾站每天发出6班列车,分别是上午七时半、九时半、十一时半(星期日除外),下午一时半(星期日除外)、三时半、六时。我估摸该火车运行速度不会超过每小时20公里。慢得吓人! 人民解放军进京后,人民政府立刻对铁路实行军管。新中国第一张火车时刻表为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于1949年9月颁发。 在我收藏的众多火车时刻表中,最早的一张是上海铁路管理局运输处于1950年7月1日印制的,价格每张人民币500元(折合目前5分钱)。该时刻表先对折、再一折三,共10页。里页刊登京沪线、沪粤线、沪宁线、淞沪支线、沪杭线、浙赣线、宁芜线等时刻表以及分类广告和承接火车时刻表广告业务的铁路局运输营业所洽登处地址和电话。 我对照三张不同时期火车时刻表,发现1950年26次快车从上海北站至无锡需要2小时40分钟;20年后92次快车则是2小时19分钟;50年后还至少需要1小时40分钟。现在经过第六次大提速,一个钟头就解决问题。乘上动车组,即使从上海到北京,也仅需9小时59分钟,令现代人真正享受“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唐诗意境。 时刻表浓缩了铁路发展历史;新科技加快了火车运行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