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餐“空虚”,夜宵“撑足”,有碍健康—— 出租车司机“饥饿营运”有苦衷 席存炘 张欣平 |
为了多做点生意,甘愿忍饥挨饿,下午二三点钟吃“中饭”,夜里八九点钟吃“夜饭”。为了安抚“肚子”的抗议,凌晨二三点钟来一餐“海喝山吃”,酒足饭饱回家去。部分出租车驾驶员如此进餐,令人忧虑。 据调查,目前本市出租汽车驾驶员中,大约有超过四分之一选择“争分夺秒”工作法: 一天工作18小时以上,除了如厕时片刻离车之外,绝不愿下车放松自己。中、夜两档子吃饭时间,常由于多种原因一拖再拖,挨饿是“家常便饭”。 下午2时咬面饼 以高温、高湿、雷暴雨为特征的黄梅天,为本市“的哥”带来了持续不断的好生意。昨天下午2时许,记者在打浦桥好不容易乘上一辆刚下完客的出租车,那位“的哥”边操控方向盘,边旁若无人地咬起一卷“鸡蛋面饼”。吞嚼完面饼,“的哥”笑了笑说:“先生,对不起,实在挤不出时间吃中饭。” 出租车驾驶员为啥不能按时进餐?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的哥”—— ■ “金陵”公司的李师傅快人快语:生意好时,一差接一差,乘客“不让”我们吃;生意不好时,哪有“心思”吃!总想完成了上午或下午的“指标”后,再填饱肚子。 ■ “申生”公司的陆师傅说话带着揶揄:有格辰光想吃饭,寻勿着“太平”地方。万一在禁停地停车,一是吃不“落胃”,二是兴许受罚,倒要吃出“大价钿”。有得寻寻觅觅,还不如有生意就做,所以,拖一两个小时再吃饭,实在太“正常”。 ■ 一位年轻的“的哥”说得更“惨”。他张开嘴,指着一枚已断折、仅剩残根的牙齿告诉记者:我自己不好,上周一,我忙着做生意,一直挺到晚上近9点钟才吃“夜饭”。肚皮饿煞了,大口嚼菜,大口咽饭。结果,牙齿与肉骨头“对撞”,活生生“别脱”了上半截牙齿,还好不是“门牙”。 日里亏欠夜宵“补” 据了解,一些“的哥”午餐、晚餐不能按时就餐“挨饿”,自觉“亏待”了自己,于是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弥补办法——夜宵进“补”,他们自嘲,“否则也太对不住自家了”。 在闵行区古羊路、闸北区闻喜路、杨浦区辽源西路、浦东新区齐河路等食肆、“排档”,每天凌晨二三时,往往云集出租车驾驶员,三五成群,轮流“做东”。一桌菜肴,还有啤酒,“山吃海喝”后,肚皮“饱”了,“回转家里困觉去”。长年累月如此进餐,“的哥”的身体健康让人担忧。 建议“的哥”:尽可能地按时进餐,不致两餐“空虚”和夜宵“撑足”引发胃病。同时他们也恳请有关部门多辟一些停车点,消除“的哥”就餐时泊车难的烦恼;也希望部分乘客多理解,不要以“拒载”投诉。 通讯员 席存炘 记者 张欣平 评论 0707121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