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飞扬 智障儿子成为特奥全球信使 阿平 苏述庚 |
| ||
| ||
| ||
|
美国白宫,布什总统为国际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妹妹尤尼丝·肯尼迪·施赖佛夫人举办盛大生日宴会。白宫邀请了各国的100多位名流政要和特奥运动员,其中有一对来自中国上海的母子格外引人注目,母亲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儿子是一位智商低于70的中度智障人士,他们为什么能受到白宫的邀请呢?他们又有怎样的特奥故事呢? 儿子被诊断为中度智障 1987年1月,徐闯出生于上海市一个音乐世家:爷爷是上海管弦乐队的指挥,父亲是小提琴演奏员,母亲虽是一名校医,但也爱好文艺。耳濡目染,徐闯3岁时,便也会摹仿爷爷的动作,给全家人当“总指挥”。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剥夺了徐闯当音乐家的梦想。 徐闯6岁那年,到了该上学的时候,学校对新生进行入学面试。面对老师的提问,徐闯结结巴巴不知所云,母亲鲍美琴发现儿子的语言表达和智力上都比普通孩子差,当时她也没在意,以为儿子胆小。入学后,徐闯在课堂里无法集中精神,最简单的数学题也搞不明白,就连家里给他10元钱去买东西,找回多少钱他根本不知道。鲍美琴这下心慌了,带着儿子去医院检查,经过医生的一番检查和测试,医生告诉她,徐闯得了一种叫“苯比胴尿症”的怪病,造成了中度智障,由于发现太晚,已无法治愈!医生的诊断如晴天霹雳。 经过几天的思考,要强的鲍美琴只得把儿子转到上海卢湾区辅读学校去学习,自己又买来了《智障儿童心理学》等书钻研学习,她决定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儿子的人生,让儿子有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 妈妈为儿子找到人生支点 徐闯讲话咬不准音,回到家后,鲍美琴就陪着儿子练发音,有时为了念准一个字,要练上几十遍,甚至上百遍,练得嘴巴发干、发痛,连吃饭都张不开嘴。由于鲍美琴的努力,徐闯的进步非常快,到了三年级时,徐闯成了班里的文艺委员。 徐闯天生是个顽皮好动的孩子,也许是贪玩的缘故,使他对体育情有独钟。在学校参加乒乓球训练,他不仅仅在乒乓桌前训练,在课间时,他也和同学一起利用课桌来练习,除此之外,走廊上的墙、操场也成了他乒乓训练的场所。鲍美琴发现儿子对“体育”的悟性和执著后,就有意识地把儿子往这方面引导,星期天,她带儿子到社区的体育场去练,一练就是10个小时,回到家里,他们对着墙壁打,把桌子拼在一起打……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夏天,在上海市举办的亚太地区特别乒乓球竞赛运动会上,在3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选手中,徐闯力挫群雄获得冠军。崭露头角的徐闯,马上被浦东上南辅读学校挖了过去。同时,鲍美琴也随儿子来到了上南辅读学校工作。那一年,徐闯12岁,上6年级。 在这里,鲍美琴了解到,由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妹妹尤尼丝·肯尼迪·施赖佛夫人创办的全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除了常规的竞赛项目外,还设有“青少年高峰会议”、“家庭论坛”等非竞赛项目。特奥会的口号“让我赢,但是如果我不能赢,就让我在尝试当中变得勇敢!”这使鲍美琴的心胸一下子开阔了很多,她觉得终于为儿子找到了人生的支点! 这时候,鲍美琴开始给儿子上“生存教育课”:作为一个智障人,一定要有一个准确的“生存定位”,而这个定位既是找到并掌握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技能,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永不言败,积极进取。 听了妈妈的解释后,徐闯补充说:“别人好的地方(学好数理化考上大学)我比不上,别人也有不好的地方(体育)不如我,我超越他。” 没有谁是“废人” 鲍美琴根据儿子的兴趣爱好,因势利导,给他讲一些世界著名体育明星的故事,讲贝克汉姆、乔丹和姚明的成长,让他感受到体育的氛围,带他去足球场上观看足球比赛,乒乓房中陪他练习打乒乓。但是,他的刻苦训练却受到同学的嘲笑。有一次,同学们看他练得满头大汗,笑他说:“你真傻!我们生来就是个废人,何必自讨苦吃呢?”徐闯哭着跑回家,听完儿子委屈的话,鲍美琴没有责怪儿子,她鼓励儿子说:“闯闯,别人说我们傻,我们不跟他计较,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从此以后,不管别人怎么说,徐闯都不去理会,经过不断的努力,徐闯从心底爱上了体育运动。有时,做母亲的看到儿子训练很辛苦,也想劝儿子放弃,没想到徐闯对母亲说:“妈妈,不给我过生日不要紧,不给我吃奶油蛋糕也不要紧,但是,就是不能不支持我参加体育锻炼。”听了这话,鲍美琴觉得儿子懂事了,为了儿子的明天,自己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 智障儿子成为“运动员领袖” 2000年3月,徐闯参加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训练,他的左脚被训练得磨出了血泡,鲜血淋漓,走路都很困难,更不要说跑步了。休息的时候,鲍美琴帮儿子脱下鞋袜一看,发现儿子脚底起泡的肉皮和着血水与袜子粘在了一起!她心疼地问儿子:“乖乖,疼不疼啊?”没想到儿子坚定地说:“比起世界冠军王军霞,我这点伤又算什么呢?只要肯吃苦、肯拼,就会出成绩。”就这样,徐闯硬是在脚受伤的情况下,获得了田径800米第一名、1500米第二名的好成绩。 2002年3月,全国第三届特奥会在西安举行。由于具有“综合素质”,徐闯被学校推荐参加了这次特奥会的非竞赛项目——青少年高峰会议。他将配合特奥会做好宣传、总结比赛经验等工作。鲍美琴也由于“教子有方”而参加了这次特奥会的另一个非竞赛项目——家庭论坛,介绍交流如何培养孩子参加特奥会竞赛的经验。 在这次特奥会竞赛中,徐闯在团队里脱颖而出,成为小记者里的佼佼者,但他心中生出了另一种向往。“妈妈,我不要当记者,我要当一个运动员。”徐闯一回家就嚷嚷。鲍美琴抚摸着儿子的头说:“妈妈支持你!” 为了实现梦想,徐闯从第二天就开始自我训练。他每天早晨5时起床,绕着居住小区的花园坚持6000米长跑,如果是下雨天,他就练习登楼,从1楼到12楼来回l0次。每天晚上他还分组做200次仰卧起坐,50次俯卧撑。每次训练,在徐闯的身边都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陪着一起训练,那就是他的母亲鲍美琴。为了更好地照顾徐闯,鲍美琴把自己的工作也辞了,一心一意陪着儿子训练。 2002年10月,徐闯参加首届东亚地区特奥运动会,大会安排他主持了首届东亚地区家庭领袖论坛。这是徐闯第一次主持世界性的大会,此前在排练的时候,由于没有经验,他把演讲稿举得高过头顶,并且排了多次还不能脱稿,这让做母亲的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驻地宾馆,鲍美琴利用晚上的时间,教儿子练:“当主持人不能老念稿啊,得脱稿主持!”然后,又教他怎么配合肢体语言和表情,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在母亲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排练下,第二天,徐闯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主持任务。 比赛完回家后,根据国家特奥培训基地的安排,徐闯又被安排到新组建的足球队参加集训,备战2003年爱尔兰全球夏季特奥会。2002年底,中国特奥会向徐闯颁发了“中国特奥会运动员领袖”证书。拿到证书的当天,鲍美琴就问儿子:“闯闯,特奥会运动员领袖中的‘领袖’二字是什么含义?”徐闯笑着说:“是更好的意思。” 2003年6月,第17届全球夏季特奥会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市如期举行。在此届运动会上,徐闯肩负两项使命:第一,作为全球9个传递取自希腊的特奥圣火的传火人之一;第二,作为中国特奥足球队的一员参加比赛。在后来的足球比赛中,徐闯和队友们顽强拼搏,最终夺得了这届特奥会足球比赛的亚军。 白宫邀请的最年轻的特奥信使 2004年3月2日,在北京与国际特奥组织的签约仪式上,由于徐闯的突出表现,作为唯一的华人被推选为特奥全球信使,他是目前全球12名特奥信使中最年轻的。当年6月,经过激烈角逐,从全世界5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上海争得了2007年夏季国际特奥会的举办权。国际特奥会主席蒂姆·施莱弗先生到会祝贺,他看到徐闯时说:“又该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候啦。”“上海离不开您的支持啊!”徐闯有礼有节的回答,让与会者开怀大笑。 2006年6月15日,身在上海的鲍美琴和徐闯收到来自美国白宫的邀请函,邀请他们母子参加一个生日宴会。这场生日宴会是布什总统夫妇为特奥运动的创始人、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妹妹尤尼丝·肯尼迪·施赖佛夫人特设的。徐闯是作为东亚地区的运动员代表和全球信使的双重身份参加晚宴的,是东亚地区唯一受邀的嘉宾。而鲍美琴是作为国际特奥家庭领袖优秀代表的身份参加晚宴的。 7月10日傍晚,晚宴开始了。布什总统夫妇一直落座席间,和嘉宾的距离都比较远。晚宴完毕,总统退席时,恰好从徐闯所在的餐桌经过,徐闯“冲”到总统面前,用英语落落大方地介绍起自己。“我是徐闯,是特奥全球信使,希望2007年您能到上海来,欢迎您,等着您。”总统先生先是一愣,然后大声笑了起来:“好!我一定会去的,上海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然后布什用力地和徐闯握了握手,并和鲍美琴徐闯合影留念。 2007年,第12届夏季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徐闯说,他会和母亲一起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特奥运动员,让他们感受到中国的伟大和友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