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上海地产人物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 广 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 · 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7版:新民环球 ·社会
 第A38版:新民环球 · 健康
 第A39版:新民环球 · 商界
 第A40版:新民环球 · 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5版:时尚·超级现场
 第B16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7版:e生活周刊
 第B18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19版:e生活·数码
 第B20版:广告
    
2007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柳暗花明

姚志康


  许老师,如今桃李满天下,经他授课教习的扬琴弟子有好几百。每日里驾驶着助动车奔波在上海的东南西北,在好几所中、小学的业余艺校担任民乐聘任教师。他没有双休日,风里雨里从不缺课。人是辛苦,辛苦得比过去在单位上班还辛苦,但他劲头十足,精气神一点不像“奔6”的年纪。

  许老师自幼受丝弦笙箫的熏陶,跟着前辈们拨弄乐器,尤其擅长扬琴演奏。凭着一手扬琴技艺,在下乡插队的岁月里,他幸运地早早丢下锄头踏上艺坛。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重返故里,却失去了专业,改行去菜场当了一名营业员,扬琴从此成了业余爱好。虽说从艺术舞台转向秤盘柜台,一度心情不爽,好在妻儿得以团聚,也便随遇而安。万没料想,人到中年,女儿正指望供养上大学,单位改制,下岗赋闲吃起“协保”。那阵的许老师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常挂在嘴边的是一句“三没”顺口溜:“长身体时没营养,长知识时没学上,长大成家没钱花。”

  为了生活,他在小吃店打过工,在城管监察队中做过临时队员,他的中年人生一度跌到“山重水复”的地步。一个偶然的机会,少年时玩琴的朋友,请他去代课,说自己带教的民乐班忙不过来。从没教过学生的许老师硬着头皮去代了一堂课。也许是功底扎实,更多的原因是事先作了充分准备,一堂课下来,学校与他签约。从此,迎来“柳暗花明”。从最初带一个学校的一个班,到几年后带了4个学校的4个班,外加上门辅导“吃小灶”的学生,手下初、中、高不同级别的弟子一百多号。许老师悟性很高,他从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有别于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进程,学生们进步很快。每次市里扬琴艺术考级,手下各个等次的学生基本都能晋级,还不乏考出10级的学生。家长们的口碑成了他的招生广告,登门求教者排上了队。

  日子好过了,人变得精神了,他让妻子当上了“全职太太”,专司家务,确保他每日繁忙的教学。朋友问及许老师如今有多少收入,他说,不比写字楼里的白领差。再细问,他答道,每月接近5位数。许老师虽说自我解困,但在单位的花名册里他还是需要重新就业的“帮困对象”。协保“断奶”后,单位领导上门推荐他重新上岗。许老师对领导说,机会让给其他困难职工,我自己解决了。单位领导很是感动。以后,每到春节单位慰问下岗职工,总要有所表示。许老师却没接那个“信封”,婉言:“心意领了,给那些真正困难的职工吧!”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