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玉 曹正文 |
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早在新石器时代,玉已为人所珍视,从出土文物中,有玉琮、玉璧、玉佩、玉印、玉笄、玉蝉、玉豚、玉俑……从隋唐至宋元明清,玉器工艺日益精娴,乾隆年间玉器制作至登峰造极时代,君子佩玉、富人藏玉,成了时尚。 玉何以惹人喜爱?我想,一是玉纯净细腻而温润雅致,掌上把玩,让人自得其乐;二是孔子有言:“君子比德于玉。”说玉有“十一德”,那就把玉人格化与道德化了;三是当今正逢盛世,生活水平提高了,玉的价值才真正被开发出来,在兵荒马乱的岁月,民不聊生,吃饭都成问题,谁还有心思去关注玉的存在呢? 我对玉的认识很肤浅,爱玉,是近两年的事。一次赴苏州聚会,姑苏才女范婉说起玉来眉飞色舞,她说了佩玉的许多好处,无论心情愉悦还是烦恼丛生,把玉放在掌心把玩,能让人养性、怡神、超脱,玉确实是有灵性的好东西。 玩玉有如此妙趣,但玉的身价不菲。2005年赴新疆考察,同行中不乏爱玉者,很想见识一下玉中瑰宝——和田羊脂玉。但当地政协的同志介绍,和田有玉器一条街,但这几年玉价大涨,在和田买玉还不如在乌鲁木齐购玉便宜。于是我们依次参观了吐鲁番、喀什、库尔勒、伊宁,发现看得上的和田玉,价值上万。又听行家介绍,和田玉出在新疆,但玉的价值,除了质地,还在雕工,真正雕得好的玉器,有北派、南派之分。在上海、苏州与广东,有不少雕玉高手。我回沪后四处访玉,果然见到玉雕大师吴德升、刘忠荣、易少勇的作品,又见到蒋喜、杨曦的作品。后来又读了钱振峰先生的《白玉品鉴与投资》一书,大长知识。 去年赴苏州,由范婉陪同,去杨曦工作室访玉。杨曦是一个瘦弱的男子,举止淡雅如读书人。他捧出来的作品都让人惊叹,“长眉罗汉”“乾隆马”……雕工之精致,设计之巧妙,令我大开眼界。回沪后又结识了翟倚卫,这位上海玉雕厂的工人,现已是沪上赫赫有名的玉雕名家。在其工作室,听他说玉,也听他说雕玉的经历。翟倚卫早年有扎实的绘画基础,后又在欧洲与日本闯荡过,他刀下的人物构图参考了西欧建筑的风格,又融入了上海上世纪30年代石库门的风韵,故其设计的仕女图,造型精美绝伦,神态惟妙惟肖,人物背景让人感受到东方之美与西方之美的自然融合。我很看好翟的玉雕作品,优秀艺术必定别具一格,他的作品会越来越有价值。 玉有白玉、青玉、黄玉、赤玉、墨玉、糖玉之分,又有山料与籽料之分。上等的是和田羊脂玉,其次是俄罗斯白玉、青海白玉,还有辽宁岫玉、南阳独山玉自有特色。今夏去河南访玉。南阳卖玉之铺多达4000家,转了半天,只知身在玉石中,不识独山真面目。幸有行家陪同,参观了南阳玉器公司,该公司老总吴元全是全国著名玉雕大师,由其夫人指点,购得小摆件一二,也算遂了爱玉之愿。 玉,温润而大气,高贵而不张扬。我手头虽无美玉可把玩,但心却向往美玉之德,此为我爱玉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