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刊发《“茶托”引进门 8人喝掉7455元》引起警方重视,记者昨天参与黄浦警方行动 神速出击,夜端“黑茶室” |
|
昨天,本报A7版刊发《“茶托”引进门 8人喝掉7455元》一文后,引起黄浦警方的高度重视。黄浦公安分局昨天与本报记者一起行动,夜查“黑茶室”。 ● 19时45分 “非常感谢你们报了这么大一个料。我们很震惊,下午紧急开了碰头会,决定今晚就来个突击检查!”电话那头,外滩派出所朱指导员显得十分着急,“你们赶紧来,我们一块儿行动。”记者随即打电话给两位当事的法国人及那位大厦内的知情人士,通知他们今晚不要关手机。 ● 21时05分 记者赶到位于南京东路上的外滩派出所。四楼会议室里,黄浦公安分局副局长姚华和治安支队、派出所的领导们正在研究行动计划:“某某,你们守在地下室,某某,你们守在大楼外……” 行动安排得相当细致:先蹲点伏击,如无进展则突击检查。记者被安排在马路对面一临时停车场外,和警方的大部队在一起。 ● 22时整 警方行动正式开始。此时的南京东路上,游客仍络绎不绝。新黄浦金融大厦外,一双双眼睛注视着来往人员中的外国友人。 每看到一个外国人,大家就紧觉起来,注视着有没有女孩子上前搭讪。蹲点期间,的确有几个老外被搭讪,但最终都没有上楼去“黑茶室”。 ● 23时17分 在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后,警方决定实施B方案。23时17分,派出所唐所长发出命令,“上楼突击检查!”于是,警匪片里上演的情景呈现在记者眼前。 茶室二十来平方米,里面共有六人。经查,分别是老板娘、2名女服务员和3名自称是老板朋友的中年男子。警方随即搜查了茶室,在吧台内查获大量现金以及部分消费清单。消费清单显示,茶室当天做了两笔生意,每笔都在四五千元左右,实付一千多元。 来自吉林的老板娘只有21岁,却显得相当老练:“我们这里还没营业!” “那这是什么?”警察拿起账单。 “我们几个朋友自己写着玩的。” ● 24时 审问还在进行中。经查,三名男子也都来自东北。老板娘态度强硬,我们赶紧打电话给那两位曾经受骗的法国人,请他们到现场来指证。 20分钟后,两位法国人赶到现场,一眼认出了老板娘:“是她给我们看账单的。我们吓了一跳,怎么这么贵。她说,不付不能走人。我们说身边没那么多钱。她就说,你们可以去下面ATM机上取钱……” 面对证人,老板娘仍不承认:“我根本不认识他们。”这时,其中一位法国人拿出当天在茶室拍的照片与DV。 ● 今天1时20分 所有人被带到派出所。先前在报道中提到的那位“大厦里的工作人员”,也来到派出所协助调查。 法国人所在的中国公司也派来工作人员。他们激动地说:“你们反应真是快,报道这么快出来,警方这么快冲掉黑茶室。从内心感谢你们!” 本报记者集体采访 详细 07071310102 【短评】 反应速度 林川 又一次见识了上海警方的反应速度。在“黑茶室”还没来得及“闻风关门”前,警察就出现了,而且这一次,说老实话,主要职责并非在公安,而在(此处略去若干字)等部门。事实上,听公安民警说,他们与主管部门联系想联合执法时,对方不是很积极…… 上海公安是一支出色的队伍,但行政执法职责的分工使他们不能包打天下,但愿其他职能部门也能学学公安的快速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