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上海地产人物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 广 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 · 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7版:新民环球 ·社会
 第A38版:新民环球 · 健康
 第A39版:新民环球 · 商界
 第A40版:新民环球 · 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5版:时尚·超级现场
 第B16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7版:e生活周刊
 第B18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19版:e生活·数码
 第B20版:广告
    
2007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刊发《“茶托”引进门 8人喝掉7455元》引起警方重视,记者昨天参与黄浦警方行动
神速出击,夜端“黑茶室”

  ■ 昨晚11时55分,两名被“宰”法国人来到“黑茶室”指证端茶小姐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昨天,本报A7版刊发《“茶托”引进门  8人喝掉7455元》一文后,引起黄浦警方的高度重视。黄浦公安分局昨天与本报记者一起行动,夜查“黑茶室”。

  ● 19时45分

  “非常感谢你们报了这么大一个料。我们很震惊,下午紧急开了碰头会,决定今晚就来个突击检查!”电话那头,外滩派出所朱指导员显得十分着急,“你们赶紧来,我们一块儿行动。”记者随即打电话给两位当事的法国人及那位大厦内的知情人士,通知他们今晚不要关手机。

  ● 21时05分

  记者赶到位于南京东路上的外滩派出所。四楼会议室里,黄浦公安分局副局长姚华和治安支队、派出所的领导们正在研究行动计划:“某某,你们守在地下室,某某,你们守在大楼外……”

  行动安排得相当细致:先蹲点伏击,如无进展则突击检查。记者被安排在马路对面一临时停车场外,和警方的大部队在一起。

  ● 22时整

  警方行动正式开始。此时的南京东路上,游客仍络绎不绝。新黄浦金融大厦外,一双双眼睛注视着来往人员中的外国友人。

  每看到一个外国人,大家就紧觉起来,注视着有没有女孩子上前搭讪。蹲点期间,的确有几个老外被搭讪,但最终都没有上楼去“黑茶室”。

  ● 23时17分

  在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后,警方决定实施B方案。23时17分,派出所唐所长发出命令,“上楼突击检查!”于是,警匪片里上演的情景呈现在记者眼前。

  茶室二十来平方米,里面共有六人。经查,分别是老板娘、2名女服务员和3名自称是老板朋友的中年男子。警方随即搜查了茶室,在吧台内查获大量现金以及部分消费清单。消费清单显示,茶室当天做了两笔生意,每笔都在四五千元左右,实付一千多元。

  来自吉林的老板娘只有21岁,却显得相当老练:“我们这里还没营业!”

  “那这是什么?”警察拿起账单。

  “我们几个朋友自己写着玩的。”

  ● 24时

  审问还在进行中。经查,三名男子也都来自东北。老板娘态度强硬,我们赶紧打电话给那两位曾经受骗的法国人,请他们到现场来指证。

  20分钟后,两位法国人赶到现场,一眼认出了老板娘:“是她给我们看账单的。我们吓了一跳,怎么这么贵。她说,不付不能走人。我们说身边没那么多钱。她就说,你们可以去下面ATM机上取钱……”

  面对证人,老板娘仍不承认:“我根本不认识他们。”这时,其中一位法国人拿出当天在茶室拍的照片与DV。

  ● 今天1时20分

  所有人被带到派出所。先前在报道中提到的那位“大厦里的工作人员”,也来到派出所协助调查。

  法国人所在的中国公司也派来工作人员。他们激动地说:“你们反应真是快,报道这么快出来,警方这么快冲掉黑茶室。从内心感谢你们!”  本报记者集体采访

  详细  07071310102

  【短评】

  反应速度

  林川

  又一次见识了上海警方的反应速度。在“黑茶室”还没来得及“闻风关门”前,警察就出现了,而且这一次,说老实话,主要职责并非在公安,而在(此处略去若干字)等部门。事实上,听公安民警说,他们与主管部门联系想联合执法时,对方不是很积极……

  上海公安是一支出色的队伍,但行政执法职责的分工使他们不能包打天下,但愿其他职能部门也能学学公安的快速反应。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